振大汉之天声-北京大学社会学系.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振大汉之天声-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中华民族始祖”,其所引发的国族想象,显然只能是根基性的血缘联系,而不是“开国先 祖”(Founding Fathers)所应该带给我们的——对于某些政治价值与信念的憧憬与追求。 1992 年,一位香港出版社的编辑,在参谒黄陵之后,写下了这么一首短诗: 我双腿跪下,双手按地 并不是致哀 仅仅为着接通五千年血脉 让祖先的血和我的血共流 灌溉 爱。1 从这里,我们可以充分体认到“黄帝”在型塑近代中国国族想象上的伟大力量,却同样 也可以看出它对这个想象所具有的限制作用。我们实在不免会怀疑,如果鲁迅重生,他是否 还会提笔写下“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诗句? 【论 文】 振大汉之天声 ——民族英雄系谱与晚清的国族想象 沈松侨2 摅怀旧之蓄念 发思古之幽情 光祖宗之玄灵 振大汉之天声 ——邓实,《正气集序》 一、 前言 3 近年来西方学界对国族(nation)与国族主义(nationalism)的大量研究,大抵都扬弃了 1 雁翼,“黄帝陵”,原刊《陕西日报》,1992 年8 月17 日,引自《五千年血脉》,页1。  本文初稿曾于1999 年1 月本所学术讨论会中宣读,惠承评论人吕芳上所长暨与会诸同人多方指正,获益 良深,谨此致谢。兹后复蒙本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黄进兴教授、东海大学社会系黄金麟教授及本刊三位匿 名审查人详细审阅,刊误纠谬,切磋砥砺,问学之乐,何复加此?盛谊云情,尤所感佩。虽然,诸先生 于本文援引相关理论之适切与否,致意再四,多所諟正。乃鄙人腹笥俭吝,学力不逮,复以积习熏染, 骤难更张,虽踌躇旬月,勉力修订,要难符方家雅望于万一,自视缺然,良用惭疚。惟冀异日驽驾寸进, F SO O C 或可稍弥此憾焉。 I 2 T O 作者为中央研究院 近代史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N L O 3 E 英文“nation”及“nationalism”二词通常译作“民族”及“民族主义”。唯“民族”一语,于汉语中颇多歧义, M G 往往兼包种族、族群等不同层面的意涵,混淆难辨,如汪精卫名文“民族的国民”,苟仍以“nation” 以译 Y T “民族”,非特与原意不符,殆几至不能成文,盖其正确译法固当作“ethnic nation”也。以故,现今汉语学 R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