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分子运动学要.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气体分子运动学要

引言 一、热学研究对象及内容 对象: 热力学系统 内容: 与热现象有关的性质和规律 二、研究方法 宏观方法: 微观方法: 气体动理论 热力学基础 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出发,用统计平均方法 宏观状态间的变化和过程,用实验确定规律 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 三、宏观量与微观量 宏观量: 表征系统整体的物理量,可具 体测量,如质量、体积、压强、温度等 微观量:描写单个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不能直接测量,如分子的速度,能量等 广延量 强度量 宏观量是微观量的统计平均值 1 .理解平衡态,准静态过程等概念. 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其应用; 2 .理解理想气体的压强及温度的微观本质. 本次课的教学主要要求: 3. 理解能量按自由度均分的原理. 掌握和理解内能的概念. 重点 难点 理想气体的压强及温度的微观本质,内能 一 平衡态和准静态过程 热力学系统: 孤立系统 封闭系统 开放系统 平衡状态: 热力学系统达到的稳定不再有任何宏观性质变化的状态 .--热动平衡 注意: 平衡态与稳定态、 非平衡态的区别 热力学过程: 热力学系统状态变化的历程 描述:宏观状态参量 气体的状态参量: 压强 p, 体积V, 温度T. p V O 平衡态用一组 ( p、V、T )表示 p 2 2 1 1 a b c d o (l ) (atm) V 准静态过程: 准静态过程可用P—V图上的一条曲线表示,称之为过程曲线。 如果在过程的任意时刻,系统都无限接近于一个平衡态. 它是由一系列依次接替的平衡态所构成的过程. 例如:准静态过程P—V图上过程曲线 例: 准静态等温膨胀做功过程的模型 --体积从V1膨胀到V2 Pe P P 弛豫时间: 10-3 s P V O 准静态传热过程的模型--温度从T1升高到T2 : T1 T1 T1+dT T1 +dT T1 +2dT T1 +2dT T2-dT T2 -dT T2 T2 (1) aoF=32+1.8boC 热力学第零定律 多个热力学系统处于同一热平衡状态时所具有的共同(冷热度)宏观性质. (2)t oC =T(K)– 273.15 理想气体温标: (K) 不同单位温标间的换算: 温度定量描述法: 摄氏温度温标: 标准温度定点:水的三相点温度273.16(K) t (oC) 华氏温标: (oF) 与物质无关 经验温标 与物质有关 热力学温标 T (K) 与物质无关 二 宏观状态参量-温度 一些实际的温度值 热力学零度(绝对零度)是不能达到的! —? 热力学第三定律 三.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气体的状态参量: 状态参量 标准单位 常用单位 主要换算关系 体积(代号V) 升( ) 压强(代号p) Pa atm 1atm=101325Pa 温度(代号T) K (代号 T) oC (代号t) t =T– 273.15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宏观状态间的变化和过程 *标准状态参数: 1摩尔气体 实验规律 普适气体常量 玻耳兹曼常量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另一形式: 注意:每个物理量的意义!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热力学系统典型准静态等值过程曲线 O p V Ⅰ Ⅱ V2 V1 p 等体过程 等压过程 等温过程 图示法: V – T . a b c T V Vc Va 例: 某种柴油机汽缸容量为0.827?10-3m3.设压缩前其中气体(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的温度是47?C,压强为8.5 ?104Pa,当活塞急剧上升时. 可把空气压缩到原体积的1/17,压强增加到4.2 ?106Pa. 求此时空气的温度? 这时将柴油喷入汽缸将发生怎样的情况 分析 这一温度超过了柴油的燃点,所以喷入柴油会立即燃烧. 柴油的燃点220℃ 汽油的燃点427℃ 解: 将空气看作理想气体且质量不变 例: 容器内装有0.1kg氧气.压强为10?105Pa,温度为47?C.问: 容器的容积有多大? 解:(1)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漏气后容器体积不变 设容器内的压强、温度分别为p、T, 质量为m, 可见漏去气体质量?m=m – m =0.1– 0.0667 = 0.0333 kg 由于容器漏气,经一段时间后压强降到原来的5/8,温度降到27?C. 问:漏了多少氧气?(设氧气可看作理想气体) 例: 一容器内贮有气体,温度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