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埋管地源热泵原理及在工业厂房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地埋管地源热泵原理及在工业
厂房空调工程中的应用
机械工业第五设计研究院国际所 沈禹 刘俊松 杨硕 刘炳南
协力企业 贾长军
摘要 本文从地埋管地源换热系统,地埋管地源热泵机组系统,高大厂房采用地源热泵和集中送风相结合的空调方式的优点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地埋管地源热泵的原理、性能和主要特点,特别分析了它在节能减排和改善环境状况方面的重要作用。明确提出了工业厂房应用集中送风空调与地源热泵相结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文章最后介绍了一个典型工程实例。
关键字 地埋管 地源热泵原理 工业厂房空调应用
我国北方夏季湿热、冬季寒冷地区,当前工业建筑空调系统普遍采用的能源供应方式为:夏季空调靠冷水机组提供的冷量补偿冷负荷,冬季采暖靠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或自建锅炉房提供的热量补偿热负荷。近年来,在国家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能耗突出的工业建筑空调系统能源供应方式的革新问题逐渐突显出来,怎样推动工业建筑空调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水平以实现节能减排,已成空调技术发展的重要课题。经过努力探索,在工业建筑空调系统中推广应用热泵技术,特别是地源热泵技术,以满足其空调及采暖需求,已引起业内广泛关注和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显现出很好的前景。
地源热泵(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是以地下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高)温热源,由地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和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能源供应系统。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以上三种地源热泵系统中,地下水热泵系统(ground water heat pump system)和地表水热泵系统(surface water heat pump system)又各分为两种系统:
地下水热泵系统分为
直接地下水热泵系统:由抽水井抽取出地下水,经处理后直接流经水源热泵机组换热后回灌至地下同一含水层的系统;
间接地下水热泵系统:由抽水井抽取出地下水经中间换热器后回灌至地下同一含水层的系统。
地表水热泵系统分为
开式地表水热泵系统:地表水经循环泵驱动经处理直接流经水源热泵机组或通过中间换热器换热的热泵系统;
闭式地表水热泵系统:将封闭的换热盘管依特定的排列方式设置于具有一定深度的地表水中,管内的传热介质经换热管管壁与地表水进行热交换的系统。
由于地下水热泵系统牵涉到水文地质和地下水开采回灌问题,受到一定约束,同时回灌也存在一定困难,技术上和能源利用上尚存在不少问题,虽有工程实践,应用较少。地表水热泵,系统比较简单,但大量应用空调的城市地表水资源紧缺,还有地表水利用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后果问题,在工程实践中应用亦不多。因此,最近十几年来,在“节能减排”要求推动下,我国北方夏季湿热、冬季寒冷地区的集中空调工程中,以地下岩土体(rock-soil body)为冷(热)源,以竖直地埋管换热器(vertical ground heat exchanger)为主要热交换设施的地源热泵的应用获得了很大进展。现已获悉,国家相关部门已将地源热泵列为可再生能源范畴,正在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大支持力度,着力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可以预见,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发展进步和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即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
为了在工程设计中更好地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方针,结合现有的工程设计实践,本文将对地埋管地源热泵设计相关技术问题予以概述。
地埋管地源换热系统的设计
地埋管系统属于闭式系统,目前应用较多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水平地埋管,形式较多,新近开发的有垂直排圈式、水平排圈式和水平螺旋式(见图1)。
图1
水平埋管的埋设深度较浅,一般为3~15m,虽然开挖管槽和埋管的费用低于竖直埋管系统,但其占地面积大,在城市工业和民用建筑,末端冷(热)负荷量较大的场合,限于场地有限,不宜实施。另一种为竖直直埋管,即在地面以下钻孔,埋入U形管、双U形管、小直径螺旋管、大直径螺旋管,立柱状、蜘蛛状和套管式(见图2)等,按埋管深度H不同分为三种,浅埋型:H≤30m,中埋型:H=30~80m,深埋型:H80m。
图2
近年来在本市应用较多的是单U型和双U型竖直直埋管,埋深多为80~120m,管材技术要求为:
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承压高(公称压力p≥1.0Mpa);
导热系数大,流动阻力小;
工作温度范围不低于-20℃~50℃;
埋地部分管道不应有机械接头,能按设计要求成卷供货。
目前,工程中大多数采用聚乙烯(PE80或PE-100)或聚丁烯(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