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02课 古代两河流域教案.docVIP

(部编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02课 古代两河流域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02课 古代两河流域教案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古代两河流域国家产生的时间和概况;知道古巴比伦王国统一后的社会基本状况。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字是楔形文字,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重要历史价值。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习通过网络或工具书,检索关键词搜集历史信息的方法。初步学习根据图例,观察地图,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初步学习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人类文明是在适应与改造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人类的文化遗产是宝贵的,必须十分珍视。 古代亚非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引以为自豪。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两河流域地理位置;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 难点: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PPT出示两河流域的地图:让学生找出两河是那两条河。说明西亚也曾经是人类文明之一 (二)、讲授新课: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亚洲西部 两条河流: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气候特点:干旱少雨 问:这种自然条件下,该地区农业发展有什么特点? 农业发展依靠人们修建的灌溉系统。 2、文明的奠基者:苏美尔人 3、国家的建立:公元前3500年出现很多小国。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初步统一 在后来的1800多年里,两河流域几度统一,也屡遭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乱。 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所灭。 4、强盛时期: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定都巴比伦城 二、古巴比伦王国: 1、时间:公元前18世纪 2、人物:汉谟拉比 3、建立的国家: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是巴比伦 HYPERLINK /doc/6292813-6506327.html \t _blank 城邦第一王朝(又称 HYPERLINK /doc/5405500-5643276.html \t _blank 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位国王,于大约西元前1792年继承其父王辛-穆巴利特的权力。巴比伦是在 HYPERLINK /doc/5334107-5569545.html \t _blank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星罗棋布的众多古代城邦的一员,这些城邦为了争夺富饶的农业用 HYPERLINK /t01a33776c659ea668c.png 汉谟拉比即位及逝世时巴比伦王国领土对比地互相之间经常开战。尽管古代两河流域有很多文明同时存在,但在中东具有读写能力的人心目中巴比伦文明具有突出地位。汉谟拉比之前的巴比伦诸王已经开始着手统一两河流域中部,征服了博尔西帕、 HYPERLINK /doc/8414284-8734027.html \t _blank 基什和西帕尔等城邦,在该地区树立起巴比伦的 HYPERLINK /doc/7829432-8103527.html \t _blank 霸权。 4、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法典。使古巴比伦王国达到鼎盛时期。 三、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1、法典内容:《汉谟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 石柱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以象征 HYPERLINK /item/%E5%90%9B%E6%9D%83%E7%A5%9E%E6%8E%88/1156503 \t _parent 君权神授,王权不可侵犯;下端是用 HYPERLINK /item/%E9%98%BF%E5%8D%A1%E5%BE%B7 \t _parent 阿卡德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铭文,共3500行、282条,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亚洲展览馆。 《汉谟拉比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序言和结语约占全部篇幅的五分之一,语言丰富,词藻华丽,充满神化、美化汉谟拉比的 HYPERLINK /item/%E8%A8%80%E8%BE%9E/882100 \t _parent 言辞,是一篇对国王的赞美诗。正文包括282条法律,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 HYPERLINK /item/%E7%BB%A7%E6%89%BF/2261239 \t _parent 继 HYPERLINK /item/%E7%BB%A7%E6%89%BF/2261239 \t _parent 承、审判等制度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虽然反映了法典的公正观念,但这种公正主要体现在身份和社会地位相同的人之间。 反映了当时社会里,社会地位高的阶级对于社会地位低的阶级享有特权。 反映了当时社会奴隶主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采用的刑罚十分残酷。 反映了当时奴隶主的特权受到法律的保护。 思考:法典的实质是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