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上语文5课《我看》教案
5 我看
穆旦
步骤一:明确课表要求
课题
我看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
学
目
标
1.了解借物抒情的写法,体会诗人的感情和作品的艺术特色。(重点)
2.领会诗句内涵,理解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进而对诗歌作出正确评价。(难点)
3.认识和理解诗歌的结构美和音乐美。(重点)
步骤二:课前自主学习
课
前
预
习
作者简介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祖籍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出生于天津。诗人、翻译家。穆旦于40年代出版了《探险者》《穆旦诗集( 1939—1945)》《旗》三部诗集,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歌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主要译作有俄国普希金的作品《青铜骑士》《普希金抒情诗集》,英国雪莱的《云雀》《雪莱抒情诗选》,英国拜伦的《唐璜》《拜伦抒情诗选》《拜伦诗选》,英国《布莱克诗选》《济慈诗选》。
写作背景
本诗选自《穆旦诗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第2版)。本诗写于1938年, 由于战事危急,20岁的穆旦与几百位师友不远千里,奔赴西南联大。一路上他目睹山河破碎的惨状,经历了现实的苦难,更加坚定了对抗战胜利的信心,“我们走在热爱的祖先走过的道路上”“我们不能抗拒,那无数代祖先胸中燃烧的希望”。
读准字音
丰润(rùn) 红晕(yùn) 揉过(róu) 翅翼(yì)
忧戚(qì) 枉然(wǎnɡ) 勃发(bó) 谐奏(xié)
飘逸(yì) 挽(wǎn) 摇曳(yè)
辨清字形
理解词语
忧戚:忧伤烦恼。戚,悲伤。
枉然:白白地。
飘逸:漂浮、飘散。
流盼:转动目光观看。盼,看视。
摇曳:摇荡,晃动。
步骤三:课堂互动探究
新课导入
(师提问)今天我们要接触的这位诗人与大作家金庸有着关联。他是谁呢?(生抢答)对,就是穆旦。穆旦原名查良铮,金庸原名查良镛 ,他们都是浙江海宁人,他们是叔伯关系。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穆旦的《我看》。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结合诗句内容理解题目的含义。
“我看”一题告知了诗歌的写作视角“我看”,和诗歌主人“我”。而且这一题目能够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我看什么?看到了什么?怎么看等等。
2、梳理结构
再读诗歌,概括诗歌内容。
第一节:“我看”大地春风拂过青草,遥想远水的绿潮。
第二节:“我看”飞鸟滑翔在蓝天,大地凝望流云。
第三节:思索人的欢乐忧伤在自然面前微不足道。
第四节:向远古哲人致敬。
第五节:表达对自然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的渴望。
【课文讲解】
1、第一节诗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无形的“风”拂过青草的情景写得形象生动,表现了春风的柔和和小草的生机勃勃。
“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风吹青低的情景写得形象生动。
2、第一节诗句中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写出了“风”怎样的特点?
实写: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虚写: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凸显了“风”柔和的特点。
3、第二节诗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鸟”静静地滑翔在晴空中的情状写得形象生动。
“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流云与大地交相辉映的景象描写得美丽动人,令人沉醉。
4、第三节诗句中的“你”如何理解?
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你”指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衬托出大自然的博大与万物的丰润。
5、如何理解“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这句诗?
在诗人的眼里,“你”的生命永远都是“丰润”的。即使你如今正遭受苦难,也在这春天般优美的环境中蓬勃生发。
6、第四节诗中的“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有何作用?“咏赞的叹息”指的是什么?
“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承上启下:由描写眼前看的景及想象之景转到对远古的幽思。
“咏赞的叹息”指的是历代文人墨客们对这片热土发出的由衷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7、第五节诗中的“去吧,去吧”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去吧,去吧”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是祈使句句式,表达了诗人让飞奔的生命进到自由之中的热切盼望。反复修辞手法的使用,使情感的表达更强烈。
8、找出诗歌的主旨句,并分析。
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点出诗歌主旨,发出渴望与大自然拥抱的呼声,欢笑与哀愁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如同花朵一样开了又谢。
【深入探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