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专用)中考历史第八讲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件.pptVIP

(深圳专用)中考历史第八讲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深圳专用)中考历史第八讲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件

第八讲 近代化的探索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考 点 精 析 考 点 精 析 考 点 精 析 考 点 精 析 考 点 精 析 考 点 精 析 考 点 精 析 考 点 精 析 考 点 精 析 考 点 精 析 考 点 精 析 考 点 精 析 考 点 精 析 考 点 精 析 考 点 精 析 考 点 精 析 考 点 精 析 考 点 精 析 考 点 精 析 典 题 精 析 典 题 精 析 典 题 精 析 * 考点6 洋务运动——技术近代化 1、背景——清政府内外交困 (1)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主权大量丧失; (2)内忧:中国人民反封建反侵略斗争高涨,如太平天国运动。 2、主张: “师夷长技以自强”。(即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 3、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4、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5、代表人物——地主阶级洋务派: (1)中央:奕; (2)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 6、主要内容: (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1)安庆内军械所——洋务派仿造西式船炮的开端;1861年,曾国藩; 2、江南制造总局——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1865年,曾国藩、李鸿章; 3)福州船政局——远东第一大船厂;1866年,左宗棠; (2)后期: 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1)上海轮船招商局:李鸿章; 2)汉阳铁厂——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厂; 3)湖北织布局:张之洞。 (3)筹建海军:70—90年代, 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4)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 京师同文馆(1862年),培养近 代外交、军事、科技人才; (5)设立总理衙门(1861年) ——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7、破产:标志:1895年,甲午战争的失败; 8、评价: (1)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影响: 1)积极影响: ①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消极影响: 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重要启示】 1、封建统治阶级不能领导中国人民走上富强的道路; 2、只希望通过技术引进,而不进行政治变革的改革注定会失败。 考点7 戊戌变法——制度近代化 1、背景: (1)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局面; (2)“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康有为、梁启超); (3)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康有为、梁启超) 维新团体的建立:强学会; 2、代表人物——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3、主要经过——百日维新: (1)开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开始变法; (2)主要内容: 1)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2)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3)思想文化上: ①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②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4)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 (3)失败: 1)标志:1898年9月,戊戌政变。 2)原因: ①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势力强大,光绪帝没有实权; ②变法触动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 【重要启示】 1、资产阶级改良派不能领导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走上富强的道路; 2、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考点8 辛亥革命——制度近代化 1、背景: 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 2、准备: (1)组织准备: 1)建立革命团体——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檀香山),确立了推翻清朝的斗争目标。 2)建立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①建立:1905年,日本东京; ②总理:孙中山; ③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④性质:中国第一个全国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⑤意义: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2)思想准备:创立了机关刊物《民报》,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统治,解除民族压迫; 2)民权主义(建立民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国政府,国民一律平等;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改革土地制度,解脱贫困,做到“家给人足”。 3、经过: (1)开始: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 (2)高潮:中华民国成立 1)中华民国成立: ①时间:1912年元旦; ②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③首都:南京; 2)清朝末代皇帝下诏退位,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结束(1912年2月12日); (3)失败:1912年3月,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4、评价: (1)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历史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17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