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灸不良反应研究
针灸不良反应研究
(1.福建中医学院,福州350003;2.广州中医药大学)
[摘 要] 针灸的不良反应由于历史的原因始终没有进行认真的研究。在针灸已经逐渐得到世界承认的今天,仅仅只探讨其主治功能是不够的,针灸应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必须引起针灸界的警觉与深入研究。本文探讨了针灸不良反应未被重视的原因及后果,针灸不良反应产生的可能原因、研究的意义与可能性。
[主题词] 针灸疗法/副作用
StudyonAdverseEffects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
WuQiang?1,HuangJianhong?1,LaiXinsheng?
2(1.FujianCollegeofTCM,Fuzhou350003,China;2.GuangzhouUniversityofTCM)
[Abstract]
Adverseeffects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havenotbeenstudiedseriousl
y.Atpresent,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isgraduallyacknowledgedinworld
,itisnotenoughtostudyonlytheirfunctions.Itisnecessarytostudydeeplyt
headverseeffects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Thepresentpaperstudiesr
easonswhyadversereactions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havenotbeendevo
tedmuchattentiontoanditsconsequences,andpossiblecausesofacupuncture
andmoxibustionproducingadversereactions,andsignificanceandpossibilityofthestudy.
[Keywords] AcupunctureMoxibustion/adveff
中医一贯认为有故无陨,特别是针灸这样的治疗方式,完全通过自身调节作用来达到治疗目的,不像药物那样有误用多余不足之虞,似乎对机体没有特别的不良影响,所以,无论是在绵延数千年的医疗实践中,还是在走出国门融入世界的征途上,无毒无副作用一直是一面亮丽的大旗,起了很好的宣传鼓动作用。但是,客观的说,既然是一种治疗手段,肯定会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利弊权衡,孰大孰小罢了。针灸作为传统的治疗方法,其不良反应很少为人共识??[1,2],但绝对不是完全没有,只是以往对其认识几近空白而已。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制度的改革及全民法制意识的增强,今后人们对临床医疗质量的要求将越来越高,与此相应,医疗涉讼事件也将越来越多,针灸医师在用针灸为患者解除疾苦的同时,也要学会用专业知识来保护自己,这是大家都必须面临的新问题。所以,忽略对不良反应的研究,必然对针灸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1 针灸不良反应未被重视的原因?
首先是由于其基础理论是临床验证式的,治好固然可以说是遵循某某理论,没有效果时则不能肯定是某某理论无效,这种基础理论的先天不足对后人观念及当代这一领域研究的负影响不可小觑。其次,正因为基础理论是临床验证式的,所以后世对其的阐发也很自然地以提高疗效为先,其它旁系支流不予考虑或三言两语一带而过,中医学精彩纷呈的各家学说的实质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可以说,即使在针灸学已经发展到相对昌明的今天,在基础理论上仍然没有不良反应应有的一席之地。另一方面,与基础理论先天不足相应,在医案医话这种相对原始、简单的临床记录中亦难见其一鳞半爪,一般的医案医话只说成功范例,不言败走麦城,所以在这方面留给我们值得借鉴的经验与教训几乎缺如。同时,由于某些陈规陋习(如文人相轻、同行相贬等)的影响,古籍中偶尔论及只言片语也大多数是对前医取穴、手法、治疗方法的批判,未提及针灸不良反应。
2 忽视针灸不良反应研究的影响?
回溯20年,这类矛盾并不突出,因为彼时基本上只有传统的中医在使用针灸,当时不仅针灸甚至连中药的不良反应都没有论及,无毒无副作用是其基本调子,而且这种观念一直影响到现在。我们曾对临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绝大部分人认为针灸没有不良反应,仅有的几个有此朦胧意识者大都限定在针灸意外的范畴,认识到针灸可以(可能)产生不良反应者可谓凤毛麟角。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目前的教科书对此也未论丝毫,它所造成的影响一是无知无畏,因为不知道可能产生不良后果,一味想当然行事,这在一根针一把草攻克医学禁区的年代,已经有了许多惨痛的教训。痛定当思痛,不该过早的忘却。二是视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