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史全国卷Ⅰ)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一部分模块一中国古代篇第一步专题二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课件
解题思路 定位知识: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明代商品经济发展(跨区域贸易繁荣)。 关键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的含义。注意题干中明成祖迁都北京的举措;紧扣题干限定“客观”。 [解析] 明成祖迁都北京,实现了政治重心的北移,客观上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发展,故选B 项。明成祖时期国家早已统一,故A项错误;迁都有利于跨区域贸易的发展,明清时期出现了以徽商和晋商为代表的商 帮,故C项错误;南宋时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这种经济格局一直到明清时也未改变,故D项错误。 (2014·高考全国卷Ⅰ,T27,4分)据记载,清初实施 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 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运用古籍记载考查明清对外贸易的阶段特征 A 解题思路 定位知识: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清初商品经济的发展( 对外贸易)。 关键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紧扣题 干中时间:清初实施海禁前;解读材料信息分析判断。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清初实施海禁以前,中外贸易在民 间的表现,外国货物在中国很少,外国银钱已在民间流行开 来,体现了中国货物出口增多,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居于优 势地位。题干材料无法体现外来货币是否干扰了中国市场, 排除B项。也无法体现自然经济受到冲击或清朝统治出现问 题,排除C、D两项。 深化必备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演变的特点 1.从城市功能上看,早期“城”与“市”是分开的。先秦 至唐代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唐代以后,城市的经济 功能逐渐增强;宋代城市经济功能逐渐超过了政治功能。 2.从城市的商业活动来看,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由限制 到逐渐放松。宋代以前,市坊分开,严格限制商业活动的时 间和区域,宋代逐渐打破市坊界限。 3.从城市数量和规模看,唐代开始,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 多,规模不断扩大,至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大批的工 商业市镇。 4.从城市布局和分布上看,城市的布局体现君主专制统治 的理念;区域分布与经济重心紧密相连;唐宋经济重心南 移,江南城市逐渐增多。 5.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影响了文学 艺术的发展,同样也推动了市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逐渐 发生变化。 1.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农业革 命、商业革命、金融革命,还有信息革命、能源革命。那 时租佃关系日益普遍……街市制取代坊市制,一批商业名 镇开始兴起,城市的经济文化职能显著增强。”这一时期 是(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C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宋代商品经济发 展。秦汉时期坊市有严格规定,故A项错误;隋唐时期坊 市分开,不符合材料中“街市制取代坊市制”的信息,故 B项错误;两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坊市界限被打破, 故C项正确;明清时期商业市镇形成规模,不符合材料中 “开始出现”信息,故D项错误。 2.郑和下西洋在哥伦布诞生之前,但其主要的目的不在于开 辟国际贸易。导致这一现象的决定因素是( ) A.君主专制 B.小农经济 C.文化政策 D.闭关锁国 解析:依据材料需要选出决定性因素,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君主专制不起决定性作用,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特点是自给自足,所以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开辟国际贸易,故B项正确;文化政策不起决定性作用,故C项错误;郑和下西洋体现的是对外的交流,所以不是闭关锁国政策所决定的,故D项错误。 B 3.明代张燮在《东西洋考》中说:“市舶之设,始于唐宋,大率夷人入市中国,中国而商于夷,未有今日之多者也。” 明代出现这种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坊市界限打破 B.重商主义政策推行 C.商品经济发展 D.“海禁”政策实行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明代中国商人纷纷赴海外经商,这与商品经济发展有关,故C项正确;坊市界限打破是在宋代,材料反映的是明代,故A项错误;明代强化重农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 “海禁”严格限制与外国人通商,与材料信息不 符,故D项错误。 C (2015·高考海南卷)雍正帝指责地方官员:“此当青黄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人来奏,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汝任地方之责,试思宁有大于此事乎?” 雍正帝意在( ) A.强调重农意识 B.关心百姓疾苦 C.申饬官员无能 D.关注地方稳定 考向三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从巩固政治统治角度考查经济政策的目的、影响 D 解题思路 定位知识: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重农抑商”政策。 关键点拨:解读雍正帝指责地方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题史全国卷Ⅰ)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一部分模块一中国古代篇第一步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件.ppt
- (专题史全国卷Ⅰ)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一部分模块一中国古代篇第一步专题三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及科技文艺课件.ppt
- (专题史全国卷Ⅰ)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一部分模块一中国古代篇第三步中外关联课件.ppt
- (专题史全国卷Ⅰ)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一部分模块一中国古代篇第二步第2讲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课件.ppt
- (专题史全国卷Ⅰ)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一部分模块一中国古代篇第二步第3讲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鸦片战争以前)课件.ppt
- (专题史全国卷Ⅰ)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一部分模块三中国近代篇第一步专题九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及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ppt
- (专题史全国卷Ⅰ)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一部分模块三中国近代篇第一步专题十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20世纪上半期重大理论成果课件.ppt
- (专题史全国卷Ⅰ)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一部分模块三中国近代篇第一步专题八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件.ppt
- (专题史全国卷Ⅰ)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一部分模块三中国近代篇第三步中外关联课件.ppt
- (专题史全国卷Ⅰ)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一部分模块三中国近代篇第二步第6讲工业文明冲击下的变革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课件.ppt
- 丛文警云网络报警视频一体机 CN6808 用户手册.pdf
- Cambridge剑桥 扬声器 C155 用户手册.pdf
- SMC 真空吸盘 风琴 ZP3P-JT CAT.CS100-128C 说明书.pdf
- 迷你智能手机用户手册.pdf
- Agilent Technologies (China) Co., Ltd. 分析仪器 online SPE-2DLC 应用简报.pdf
- Coolpad Coolpad酷派手机CP05COOL20Pro用户手册.pdf
- Shell 壳牌 传动油 Spirax S3 A 80W-90 说明书.pdf
- Osepp奥赛普Arduino机器人编程入门指南Osepp Block Robot Kit Osepp Robotic Kit入门指南.pdf
- JOVISION中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解决方案VMS-6100平台融视云平台慧视云平台解决方案手册.pdf
- 集成电路企业申报系统 企业操作手册.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