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3章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56
13.1 河流特征与取水构筑物的关系;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的设计最高水位,—般按百年一遇(设计频率为1%)确定。设计枯水位和设计枯水流量的设计频率,应根据水源情况和供水重要性选定。当地表水作为城镇供水水源时.其设计枯水位和设计枯水流量的保证率,一般可采用90%~97%;当地表水作为工业企业供水水源时,其设计枯水流量的保证率应技行有关部门的规定选取。; 江河中的泥沙,按运动状态可分为推移质和悬移质两大类。
在水流的作用下,沿河床滚动、滑动或跳跃前进的泥沙、称为推移质(又称底沙);这类泥沙一般粒径较粗,通常占江河总合沙量的5%~10%。
悬浮在水中,随水流前进的泥沙,称为悬移质(也称悬沙)。这类泥沙一般颗粒较细。在冲积平原河流中约占总含沙量的90%~95%。; 含沙量:单位体积河水内挟带泥沙的重量,以kg/m3表示。
江河横断面上各点的水流脉动强度不同,含沙量的分布亦不均匀,一般来说,越靠近河床含沙量越大,泥沙粒径较粗;越靠近水面含沙量越小,泥沙粒径较细;河心的含沙量高于两侧。; 河床演变:水流与河床相互作用,使河床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水流与河床的相互作用通过泥沙运动体现。
挟沙能力:水流能够挟带泥沙的饱和数量。
水流条件改变时,挟沙能力也随之改变。如果上游来沙量与本河段水流挟沙能力相适应,河床既不外刷,也不淤积,如果来沙量与本河段水流挟沙能力不相适应,河床将发生冲刷或淤积。;影响河床演变的主要因素:
1)河段的来水量 来水量大,河床冲刷,来水量小,河床淤积;
2)河段的来沙量、来沙组成 来沙量大、沙粒粗,河床淤积,来沙量少、沙粒细,河床冲刷;
3)河段的水面比降 水面比降小,河床淤积;水面比降增大,河床冲刷;
4)河床地质情况 疏松土质河床容易冲刷变形,坚硬岩石河床不易变形。; 河床变形可分为单向变形和往复变形两种。单向变形是指在长时间内,河床缓慢地不间断地冲则或不间断地淤积,不出现外淤交错。往复变形是指河道周期性往复发展的演变现象。
河床变形也可分为纵向变形和横向变形两种。纵向变形是河床沿纵深方向的变化,表现为河床纵剖面上的冲淤变化。横向变形是河床在与水流垂直的方向上,向两侧的变化,表现为河岸的冲刷与淤积,使河床平面位置发生摆动。; 河床纵向变形由水流纵向输沙不平衡引起,而纵向输沙不平衡由来沙量随时间变化和沿程变化、河流比降和河床宽度沿程变化导致。
河床横向变形由水流横向输沙不平衡引起,而横向输沙不平衡主要由环流造成。; 意义:江河取水构筑物位置的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取水的水质和水量、取水的安全可靠性、投资、施工、运行管理以及河流的综合利用。
要求:深入现场调查研究,根据取水河段的水文、地形、地质、卫生等条件,全面分析,综合考虑,提出几个可能的取水位置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从中选择最优的方案。; (1)设在水质较好地点
为避免污染,取水构筑物宜位于城镇和工业企业上游的清洁河段,在污水排放口的上游100~150m以上;
取水构筑物应避开河流中的回流区和死水区,以减少进水中的泥沙和漂浮物;
在沿海地区应考虑到咸潮的影响,尽量避免吸入咸水;
污水灌溉农田、农作物施加杀虫剂等都可能污染水源,也应予以注意。; (2)具有稳定河床和河岸,靠近主流,有足够的水深
在弯曲河段上,取水构筑物位置宜设在河流的凹岸;如果在凸岸的起点,主流尚未偏离时,或在凸岸的起点或终点;主流虽已偏离,但离岸不远有不淤积的深槽时,仍可设置取水构筑物。
在顺直河段上,取水构筑物位置宜设在河床稳定、深槽主流近岸处,通常也就是河流较窄、流速较大,水较深的地点,在取水构筑物处的水深一般要求不小于2.5~3.Om。; (3)具有良好的地质、地形及施工条件
取水构筑物应设在地质构造稳定、承载力高的地基上;
取水构筑物不宜设在有宽广河漫滩的地方,以免进水管过长;
选择取水构筑物位置时,要尽量考虑到施工条件,除要求交通运输方便,有足够的施工场地外,还要尽量减少土石方量和水下工程量,以节省投资,缩短工期。; (4)靠近主要用水地区
取水构筑物位置选择应与工业布局和城市规划相适应,全面考虑整个给水系统的合理布置。
在保证取水安全的前提下,取水构筑物应尽可能靠近主要用水地区,以缩短输水管线的长度,减少输水管的投资和输水电费。此外,输水管的敷设应尽量减少穿过天然或人工障碍物。;(5)注意人工构筑物或天然障碍物
取水构筑物应避开桥前水流滞缓段和桥后冲刷、落淤段,一般设在桥前0.5~1.0km或桥后1.0km以外;
取水构筑物与丁坝同岸时,应设在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德国电信全业务运营及对中国运营商的启示中文.pptx
- 徳思勤江苏泰州华侨城别墅项目营销策划终稿.pptx
- 德国费森.pptx
- 德国汉堡交响乐团巡演推广资料.pptx
- 德国人与土豆的不了情终板.pptx
- 德国汉诺威展览鉴.pptx
- 德标插座基本.pptx
- 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古代建筑讲稿.pptx
- 德国水丽家居水处理系统全套培训用 1.pptx
- 德莱塞锅炉安全阀基础知识.pptx
-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的智能家居设备智能化与交互性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VR教育平台个性化推荐算法对用户体验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模型构建与大数据应用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量化投资策略在市场趋势周期下的适应性研究及趋势预测模型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大班语言活动:树真好.pptx
- 高中政治教学数据深度学习:基于教师教学画像的多维度特征分析与教学改进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图书馆服务品牌建设中的用户参与与互动设计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绿色供应链与企业环境绩效的耦合关系研究:基于案例分析法》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成本会计实训心得体会 .pdf
- 塑料管应用现状研究报告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