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修改建筑桩基新规范设计技术要点
1.相互作用、共同作用、共同工作、协同作用和协同工作是通用的. 2.常规设计和变形控制设计的区别是: 常规设计是不考虑桩间土的承载力.承台下的桩长通常是相等的,桩间距通常是3-4倍边长(或直径). 变形控制设计是考虑桩间土的承载力.承台下的桩长可以是变化的,桩间距通常是大于3-4倍边长(或直径).按照优化要求,计算获得.3.变形控制设计对桩的质量要求很高.桩质量一般为Ⅰ,Ⅱ类. 桩越长,沉降越小,因此,在施工后,这根桩若变成分离的几根桩是绝对不允许的。一些桩基工程事故案例某18层采用桩基础的住宅楼,因群桩失稳而爆破拆除的案例 某栋新建的18层住宅楼,在结构封顶以后由于建筑物桩基整体失稳,导致该楼发生严重倾斜,其顶端倾斜的水平位移达2884mm。为根除工程质量隐患,在采取工程补救措施无效后,对该楼实施整体定向爆破拆除。 成为桩基严重事故的第一例。建筑物体型为十字形的点式楼,基础底面积约800m2,地上18层,地下1层,总高度56.6m,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基础采用夯扩桩基础,设计桩径480 mm,施工桩长16~20m,桩端持力层粉细砂,桩端进入持力层约0.8m。工程于1995年1月进行桩基施工,共完成336根夯扩桩。1995年4月初开始开挖基坑土方,9月中旬完成主体工程结构封顶,11月底完成室外装修和部分室内装修。 地貌属长江一级阶地,地势平坦,表层填土,其下为9.4~14.4m的厚层淤泥及2.2~2.4m的淤泥质粘土,有机质含量达30%,再下为 稍密~中密的粉细砂。 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能否采用夯扩桩呢?当年,正是夯扩桩风行的年代,这个案例给了最好的说明。事故概况:1995年12月3日,突然发现建筑物向东北方向明显倾斜。建筑物顶端的水平位移470mm,在东北方向的沉降量55mm,而西南方向仅沉5mm。 采取抢救措施,在沉降量小的一侧加载500吨,在沉降量大的一侧挖土卸载,还进行了粉喷桩和注浆加固,并打了7根锚杆静压桩。 建筑物在12月21日突然转向西北方向倾斜,至12月25日,建筑物顶端的水平位移已达2884mm,整栋建筑物的重心偏移了1442mm。 决定于12月26日爆破拆除。事故原因分析:1. 桩型用错了,在厚层淤泥中不能采用夯扩桩,把土层的结构都破坏了,将工程桩挤歪了。2. 基坑开挖时未分层挖土,桩发生偏移。3. 172根桩的偏位超过允许偏差,最大偏位达1700mm。4. 底板的标高抬高2m,在倾斜的桩上接长,形成偏心的桩轴力。5. 形成了不稳定的机动体系。1.总则内容的变化1.0.3 桩基的设计与施工,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上部结构类型、使用功能、荷载特征、施工技术条件与环境;并应重视地方经验,因地制宜,注重概念设计,合理选择桩型、成桩工艺和承台形式,优化布桩,节约资源;强化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 4 注重概念设计。 桩基概念设计的内涵是指综合上述诸因素制定该工程桩基设计的总体构思。包括桩型、成桩工艺、桩端持力层、桩径、桩长、单桩承载力、布桩、承台形式、是否设置后浇带等,它是施工图设计的基础。 概念设计应在规范框架内,考虑桩、土、承台、上部结构相互作用对于承载力和变形的影响,既满足荷载与抗力的整体平衡,又兼顾荷载与抗力的局部平衡,以优化桩型选择和布桩为重点,力求减小差异变形,降低承台内力和上部结构次内力,实现节约资源、增强可靠性和耐久性。可以说,概念设计是桩基设计的核心。 3.1.1 桩基设计的两类极限状态(变化)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原《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采用桩基承载能力概率极限状态分项系数的设计法,相应的荷载效应采用基本组合。本规范改为以综合安全系数 K 代替荷载分项系数和抗力分项系数,以单桩极限承载力和综合安全系数 K 为桩基抗力的基本参数。这意味着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为 1.0,亦即为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本规范作这种调整的原因如下: (1) 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的设计原则一致,以方便使用。 (2) 关于不同桩型和成桩工艺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实际上已反映于单桩极限承载力静载试验值或极限侧阻力与极限端阻力经验参数中,因此承载力随桩型和成 桩工艺的变异特征已在单桩极限承载力取值中得到较大程度反映,采用不同的承载力分项系数意义不大。 本规范修订增加的内容主要有: 减少差异沉降和承台内力的变刚度调平设计; 桩基耐久性规定; 后注浆灌注桩承载力计算与施工工艺; 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设计; 考虑桩径因素的 Mindlin 解计算单桩、单排桩和疏桩基础沉降; 抗压桩与抗拔桩桩身承载力计算; 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后插钢筋笼灌注桩施工方法;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承载力计算与沉桩等。调整的主要内容有: 基桩和复合基桩承载力设计取值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三维设计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三 第1讲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pptx
- 三维设计高考新课标数学(文理)第二章 第三节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pptx
- 如何编制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pptx
- 三维设计高考新课标数学(文理)第一章 第三节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量词.pptx
- 三热轧带钢设备及控制04立辊轧机分析重点.pptx
- 三维设计高三英语第一部分 选修六 unit2 poems.pptx
- 三维设计高三英语第一部分 选修六 unit1 art.pptx
- 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设计1.pptx
- 三维设计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单元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pptx
- 三维设计物理复习课件(福建用)第二章第3单元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pptx
- 渤海汽车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pdf
- 【生物】湖南省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学生版).pdf
-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单元解读课件)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pdf
- 【生物】湖南省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解析版).pdf
- 【生物】湖北省部分高中协作体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联考(学生版) .pdf
- 华斯股份:2025年三季度报告.pdf
- 安徽省蚌埠市蚌埠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开学检测物理试卷.pdf
-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2月月考(解析版).pdf
-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2025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pdf
-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复习课件)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