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组学基本原理》.ppt

  1. 1、本文档共1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蛋白质的分离与二维电泳技术 (一) 二维电泳的基本原理 根据蛋白质的两个一级属性等电点和相对分子量的特异性,将蛋白质混合物在第一方向按等电点高低进行等电聚焦分离(IEF),在第二方向按照分子量大小进行SDS分离(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1D-SDS一 原理 在1D-SDS中,蛋白质样品溶解在通常含有巯基还原剂(巯基乙醇或DDT)和SDS的上样缓冲液中。 SDS与蛋白质结合,以与分子质量约恒定的比例将负电荷(来自SDS硫酸基团)传递给蛋白质。高电压下,蛋白质- SDS复合物在交联的聚丙烯酰胺凝胶上迁移,其速度取决于它们穿越凝胶孔基质的能力。蛋白质按照分子质量次序分离形成条带。 二 1D-SDS的局限性 用1D-SDS得到的分离度是相当有限的,显示 含有单一蛋白质的条带实际上可能含有多种蛋白质分子。 2D-SDS一 两种分离方法的结合 1)根据等电点用IEF分离蛋白质; 2)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上电泳进一步分离聚焦的 蛋白质。 2D-SDS在第一向电泳根据等电点的不同, 第二向电泳根据分子质量的不同分离蛋白质。 二 新式2D-SDS新系统使用固相PH梯度(IPG)胶条和相对简单的硬件,能很容易的从IPG胶条将蛋白质转移到SDS平板凝胶中。在固相PH梯度中,聚羧酸两性电解质固定在支持物上,产生可重复的PH梯度。 三、 2D凝胶分离蛋白质的染色 通过2D凝胶分离蛋白质的显色使用通常的染色技术,包括银染、考马斯亮蓝和酰胺黑染色。银染和新的荧光染料是最灵敏的。 五 2D-SDS存在的问题 1)进行可完全重复的2D-SDS分析是困难的。 2)某些蛋白质不适于进行第一维IEF步骤。许多较 大的疏水蛋白质在这种类型的分析中结果不理想;由于蛋白质存在不同等电点的多种形式,蛋白质的IEF常把蛋白质分离成许多不连续的条带。 3)作为检测技术的蛋白质染色的动态范围相对较小。点密度最多能反映100倍的蛋白质浓度范围。 2、二维电泳分辨能力 传统的二维电泳最好条件下20cm × 20cm的胶理论上可分辨10,000个蛋白点(各个方向100点),实际上只能分辨3000个点. 3、二维电泳可提供的数据 二维电泳分离后的蛋白质经染色(考马氏亮蓝染、银染、负染、荧光染色、放射标记染色)、通过图象标志扫描存档,最后显现的是二维排列的“满天星”,每个星点代表一个蛋白质。最终获得蛋白质相对分子量、等电点和相对丰度三方面的数据。 四、蛋白质的检测技术 (一)考马氏亮蓝染色 考马氏亮蓝(Coomassie brilliant blue)是一类三苯基甲烷衍生物。分为R-250(红兰色)、R-350 (红兰色) 、G-250(蓝绿色),它们与蛋白质结合生成深蓝色复合物,在464-595nm有吸收峰( 595nm 最大),且在比较宽的范围内(15-20 mg )扫描峰的面积与蛋白质量成线性关系,因此可在595nm对蛋白质进行定量检测,而且在一定pH条件下,这种染料-蛋白质复合物被完全解聚。 (二)银染 1、原理:二维凝胶在固定液中固定后,在含戊二醛的溶液中增敏,然后浸泡在银盐溶液中,蛋白与Ag+络合,凝胶空白背景中Ag+结合不牢而被冲洗,然后在酸碱环境中络合的Ag+被还原成金属银,蛋白点上金属银被曝光显示棕黄色或棕黑色。 (三)负染 1、原理(锌-咪唑染料) 咪唑存在时,自由或弱结合的锌离子以锌-咪唑形式 沉淀下来,而大部分锌离子因与蛋白质结合牢固, 留在胶上,从而导致半透明背景上的空白区域, 就是负染过程。 (四)荧光染色 1、原理:利用荧光染料对蛋白质进行标记,在光激发下产生荧光,通过扫描得到图象。比如用甲基Cy3与甲基Cy5两种染料分别对两个不同蛋白样品进行荧光标记,并在一块2-DE胶上进行运行,由于两种染料激发波长不同,扫描时可得到两张有差异的图象,因此可用于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五、蛋白质序列测定和生物 质谱技术 MALDI: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Laser wavelength and power density Nitrogen lasers (337 nm) are standard but other lasers are also used High laser power induces more fragmentation and loss of mass resolutio

文档评论(0)

这么近,那么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