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经济学和中国司法实践.PDF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 兩岸四地法律發展》 簡資修主編 身心障礙行不行 473 臺北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 法學叢書 (4) 民國107 年 1 月,頁473-511 法經濟學與中國司法實踐* —法律人思維的一個註腳 張巍 ** 摘 要 本文通過回答「什麼樣的司法體系更容易將法經濟學的視角納 入司法實踐」與「什麼樣的制度條件下更(不)應該將法經濟學的 視角納入司法實踐」這兩個問題,剖析了法經濟學對中國司法實踐 的意義,認為基於中國司法體制的現狀,目前不宜在司法實踐中推 進法經濟學的視角。此外,本文也分析了法教義學與法經濟學思維 模式的區別,並借助幾個典型案例比較法教義學與法經濟學在司法 實踐中的作用。 關鍵詞:法經濟學、法教義學、法律人思維、司法積極主義、司法 實踐。 * 本文部分內容取自筆者2014年6月於臺灣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第四屆兩岸 四地法學研討會上的發言;並曾刊載於《法律和社會科學》2015年第14卷, 頁 249-276 。 責任校對:林庭伊、呂佳霖。 **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 穩定網址:.twpdf 。 474 2014 兩岸四地法律發展 目 次 壹、實證性問題 三、稅收再分配機制的有效性 一、對司法積極主義的容忍 四、中國的情況 二、法官審判的獨立性 參、法教義學與法經濟學 三、兩方面的組合 一、二者有無區別? 四、中國的情況 二、法經濟學指導司法實踐有 貳、規範性問題 無優勢? 一、法官的自制 肆、誰的法律思維?(代結論) 二、國民對司法體系的認同 法經濟學研究在中國日益蓬勃發展,尤其在中青年法學研究者 中間逐漸成為一個熱門的研究領域。芝加哥大學法學院近年來專門 針對中國的學者開辦了暑期的法經濟學培訓班,也廣受歡迎。中國 許多一流的法學院校,如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中 國政法大學等都設立了法與經濟學的研究中心,中國法經濟學會也 已成立多年。然而,對於大熱的法經濟學,也許我們需要更多一些 冷靜的思考。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法經濟學首先是一門研究規則的社會科 學,而非一幅可以直接用以指導司法實踐的技術圖紙。從事科學研 究者的目的在於探尋真理,而從事技術實踐者的目的則在於解決問 題。就此二者不同的出發點論,筆者以為近來中國法學界有關「法 律人思維」的爭論1 ,似乎都沒有釐清「法律人」究竟指的是誰。 1 參見蘇力,法律人思維?,北大法律評論,2013 年第輯,頁2 429-469 (2013 年);孫笑俠,法律人思維的二元論兼與蘇力商榷,中外法學,2013年第6期, 頁 1105-1136 (2013年);桑本謙,「法律人思維」是怎樣形成的—一個生態競 爭的視角,法律和社會科學,2014年第1期,頁1-25 (2014年)。 法經濟學與中國司法實踐 475 質言之,法律研究者與司法實踐者的思維或許本就應該有所不同, 而將二者不加區分,籠統地給他們按上一種思維模式,恐怕並不合 適。學者從各自預設的那部分法律人出發,主張這部分人應當具備 的思維模式就是所謂「法律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