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银行业存贷利差的经济影响分析-宏观经济研究院
2013年第12期
中国银行业存贷利差的
经济影响分析*
丁 宁
内容提要 本文从与存贷利差相关的三个有
趣经济现象入手,在对中国银行业存贷利差高进行
结构性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存贷利差高的主要原因
有二:其一是中国银行业的市场准入限制;其二是
中国银行业垄断市场结构形成“大银行、小企业”的
资金市场供求矛盾。存贷利差高对居民贫富差距、
银行利润和企业效率均有不利影响。本文就政策制
定的方向提出了三点思路。
关键词 存贷利差 市场准入限制 市场结
图1 1993—2008年存贷利差变动图
构
资料来源:/
越呈现两极分化。由于政府对利率的价格规制,人
一、中国存贷利差的三个有趣现象 为压低银行存款利率水平,使代表相对价格的存贷
利差趋高,结果是相对较穷的储蓄者以较低存款利
自1993年中国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以 率补贴银行和借款者(通常是富有的大型企业)(林
来,央行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达30次之多。特别是 毅夫,2007)。这种逆向“补贴”无疑进一步恶化了收
2007年以来,央行共调整一年期存贷款利率达11 入分配的两极化趋势,穷人未能充分享受到高经济
①
次之多。 存贷利差也随之趋高,最高达到近4%的 增长所带来的福利增加。此外,这种价格的人为扭
②
水平上。 从历史角度看,央行公布的一年期存贷 曲还导致资金配置无效率,从而最终使得经济整体
利差不断攀升,2007年上升到3.51%(图1)。同世界 效率和全体居民的福利遭受损失。
发达国家由市场资金供求所决定的银行业利差相 (二)存贷利差与经济发展程度的“正向变动”
比,由于中国政府对利率仍实行价格规制,存贷利 现象
差系属外生变量,随着人为存贷利差的不断趋高, 存贷利差是整个银行体系效率的体现,在中国
中国出现了一些有趣的经济现象,十分值得思考。 政府对利率实行价格规制的情况下,资金价格扭
(一)存贷利差的逆向“补贴”现象 曲,形成了相对较高的存贷利差。一般而言,不同国
中国的存贷利差是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 家经济发展程度与存贷利差负相关,即存贷利差越
同期存贷款利率形成的,也是中国商业银行经营存 大、经济增长越慢、银行体系的资金使用效率越低,
贷款业务的重要收入源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 存贷利差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反之亦然。世界银
济以平均每年10%的速度增长。但是收入分配越来 行(WB)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金融组
*本文得到2011年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中国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发展模式与管理研究”
(课题号:WJQ2011038)的资助。
64
2013年第12期
织用银行存贷利差作为衡量各国经济增长和银行 当的存贷款利率。中国银行业利率体系可分为五大
体系效率的指标。 类,即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体系、银行间国
而在中国,却出现了经济增长与存贷利差“正 债回购市场的利率体系、交易所市场利率体系、中
向变动”的反常现象。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中国经 央银行利率体系和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体系。本文
济改革与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从1993年到 之所以选择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作为研究对象,原
2008年间,中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有目共睹, 因如下:
例如,2007年7月的GDP增长率高达11.4%,与之 第一,银行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