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叠加褶皱研究进展综述-地质力学学报
第20卷第4期 地 质 力 学 学 报 Vol20 No4
2014年12月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Dec. 2014
文章编号: 1006⁃6616 (2014) 04⁃0455⁃14
叠加褶皱研究进展综述
1,2 2
陈 龙 , 施 炜
(1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长沙 410083;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1)
摘 要: 叠加褶皱作为地壳构造变形中一种常见的地质现象, 对于确定多期变形和
构造运动期次, 探讨构造演化历史以及内外生矿床的空间分布、 形成与变形特征均
有重要研究意义。 在回顾叠加褶皱研究历史与近年来取得的主要进展基础上, 系统
地总结了叠加褶皱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 指出叠加褶皱主要有纵弯褶皱作用、 横弯
褶皱作用及剪切褶皱作用3 种成因机制。 在此基础上, 选取典型的叠加褶皱, 剖析
了其构造样式及形成机制, 并探讨了叠加褶皱研究的难点与可行研究方法。
关键词: 叠加褶皱; 构造样式; 构造应力场; 成因机制; 构造模拟
+
中图分类号: P542 2 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地壳在构造变形过程中, 主要表现为构造联合和构造复合两种构造叠加方式[1~2]。 构造
联合是同地同时发生的2个或2个以上应力场、 应变场、 位移场及有关构造的叠加, 最为典
[1]
型的区域性构造联合叠加 , 见于中扬子北缘的雪峰山构造带与大巴山弧形构造带共同构
成 “双弧构造”[3~5] ; 而构造复合是同地不同时的应变场、 位移场及有关构造的叠加, 是地
壳变形中最为常见的构造变形现象之一, 典型的构造复合叠加现象有断裂交切、 面理线理的
[1]
穿插、 褶皱的叠加干扰等 。 复合构造很好地记录了构造变形历史, 一直是构造地质学中
[2,6~7] [3]
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 叠加褶皱作为复合构造中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 广泛发育于具
[8] [3,9~11]
有多期次强烈变形的变质岩区 , 在沉积岩区也有发育 。 一般地, 叠加褶皱是由于已
[11]
褶皱的岩层或岩石再次或多次褶皱变形而形成的褶皱综合形态 , 其变形标志是先期褶皱
[2]
轴面再次发生褶皱变形, 或者先期褶皱轴发生弯曲 。 研究褶皱构造的叠加关系对于揭示
复杂构造变形区的构造变形过程与运动学特征具有重要意义[13~15]。
在研究方法方面, 由于构造模拟可以直观地展示叠加褶皱形态, 再现叠加褶皱作用过
程。 20世纪50年代开始, 一些研究者相继开展了相关的模拟实验, 分析了叠加褶皱的构造
样式、 褶皱类型与形成机理等[15~20]。 其中物理模拟实验作为研究构造变形过程与形成机制
收稿日期:2014⁃06⁃18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No.
作者简介: 陈龙 (1990⁃), 男,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中、 新生代构造变形研究。 E⁃mail: chenlong201406@sinacom
通讯作者: 施炜 (1971⁃), 男, 内蒙古呼和浩特人, 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中、 新生代构造研究。 E⁃mail: shiweinmg@
163 com
45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京北辰信诚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分公司2018年综合有害生物.PDF
- 北京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听证方案-人民网.PDF
- 北京及其下辖各区经济财政实力及债务分析-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价.PDF
- 北京地方税务局北京互联网地税局财行税明细申报-资源税.PDF
- 北京大学医学部纵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暂行-科学研究.PDF
- 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年报告摘要.PDF
- 北京奥美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PDF
- 北京威阳普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PDF
- 北京宾馆-暖通改造施工0161024Model.PDF
- 北京工商行政管理违法行为处罚裁量基准表-北京工商行政管理局.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