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肝脏病变影像诊断北医基础.ppt
肝脏病变影像学诊断 脂肪肝 CT平扫(A、B)示肝实质内密度均匀一致减低,低于肝内血管密度 脂肪肝、肝岛 CT平扫(A~C)示肝脏右叶实质内弥漫性密度均匀一致 减低,与肝内血管密度接近,肝左叶外侧段及内侧段见 斑片状及类圆形相对高密度区,为正常肝岛 肝脏病变影像学诊断 肝脏病变影像学诊断 第四节 脂肪肝(Fatty Liver) 【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 根据CT上肝密度低于脾脏,弥漫性脂肪肝不难诊断。 局灶性脂肪肝需与肝肿瘤鉴别。前者呈不规则形态,而肿瘤多为圆形。增强后脂肪肝病灶中的血管形态,走行及分布均无异常,病灶无强化,而肿瘤则有不均匀强化及血管形态改变。 由于脂肪的存在使肝组织密度减低,部分病变呈等密度,容易造成漏诊,增强或MRI检查有利于诊断。 肝岛为未受脂肪浸润的正常肝组织,不要误认为肿瘤性病变。 肝脏病变影像学诊断 马国林 中日友好医院影像科 肝脏病变影像学诊断 第一节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Hemangioma of Liver 【概述】肝海绵状血管瘤常多发,女性多见,由扩 张的血窦组成,大小不一,较大者可有血栓或疤痕形成。病人一般无症状。 【影像诊断】 一、X线(肝动脉造影):①多发生在动脉末梢,供血动脉增粗;②早期(动脉期)肿瘤边缘出现斑点、棉花团样显影,呈“树上挂果”征;③静脉期肿瘤显影逐渐向中央扩散,表现密度均匀、轮廓清楚的肿瘤染色;④肿瘤染色持续到肝实质后期不退,呈“早出晚归”的特点。 肝脏病变影像学诊断 第一节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Hemangioma of Liver 【影像诊断】 二、CT 1,平扫表现单发或多发类圆形低密度灶,边缘清晰。 2,大的瘤体内中部有时可见不规则更低密度影。 3,动态增强扫描,典型血管瘤早期为边缘增强,可呈结 节状,与血管密度相同。 4,随延迟扫描强化向中央扩展,约数分钟至10分钟肿瘤 与肝组织完全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 5,瘤内血栓或纤维化部份始终为低密度。 6,少数肿瘤从中央开始强化或混合强化。 肝脏病变影像学诊断 第一节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Hemangioma of Liver 【影像诊断】 三、MRI 1,典型的海绵状血管瘤在T1WI像上为均匀稍低信号,质 子像上呈均匀稍高信号。 2,T2WI像上随回波时间(TE)延长,信号逐渐增高, 重T2WI像上信号更高,称为灯泡征。 3,形态特征和Gd-DTPA动态增强扫描(T1WI)血管瘤 强化表现同CT所见。 肝脏病变影像学诊断 第一节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Hemangioma of Liver 【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 本病首选USG检查,疑难者可合并使用CT或MRI,血管造影诊断特异性最高。CT、MRI增强扫描时注意掌握“两快一长”。 血管瘤需与下列病变相鉴别: 1,原发性肝癌:肝炎病史、AFP、快进快出等 2,肝脓肿:发热、血象升高、环形强化 3,肝囊肿:无强化、边界清楚 4,肝转移瘤:原发病史、多发、周边分布、牛眼征 肝脏病变影像学诊断 肝左叶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 肝动脉造影动脉期(A)示供血动脉不明显增粗,在动脉分支旁出现“血湖”,呈“树上挂果”征; 静脉期(B)仍可见“血湖”显示,呈“早出晚归” 肝脏病变影像学诊断 肝右叶下段海绵状血管瘤 CT平扫(A)示肝右叶下 段内有一椭圆形异常低 密度病灶,边界清楚。 增强扫描早期(B) 示病灶周围呈结节状强化, 延迟扫描(C)示病灶内 部呈明显均匀性强化 肝脏病变影像学诊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