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麦病虫草的综合防治--毕业论文设计.doc

小麦病虫草的综合防治--毕业论文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小麦病虫草的综合防治 小麦是我县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随着栽培条件的改善,科学种管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来,小麦产量大幅度上升,占居粮食生产的优势。“栽培”是小麦的保健员,“植保”是小麦的大夫。小麦增产离不开植保。多年来,我们对小麦锈病、黑穗病、地下害虫、粘虫、吸浆虫和野燕麦等病虫草害的防治,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有的已被控制了危害。但是,小麦的病虫草害仍相当严重。从宏观上讲是:种类增多,为害面积扩大,为害程度加重。此伏彼起,有的对象如小麦锈病、地下害虫,我们同它斗争了多年,至今未解除威胁,草害、鼠害也很猖獗,已成为夺取小麦持续高产的重要障碍。为了提高防治实效,以保证我县小麦生产不因病虫害而减产,必须加强小麦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 一、小麦病虫草发生种类及为害 1981年—1984年调查证明,麦田虫草样落组成十分复杂。昆虫种类繁多,为害、寄生各异;病害普发率大,病指高;杂草分布广泛,与小麦共生生期长,为害重。经整理鉴定,昆虫、螨、蛛计有一百三十种,病害十一种。分布广、为害重的害虫有地下害虫类、麦蜘蛛、麦蚜、粘虫等。优势害虫天敌有瓢虫、草蛉、食蚜蝇、蜘蛛等。普遍率高,病情指数大的害虫有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根腐病等。麦田杂草以野燕麦、小花糖芥、播娘蒿、麦仁猪为主(麦田病虫草发生种类及为害详参《名录》中有关部分)。常年因病虫害为害小麦一般减产10—15%,重者在30%以上。 二、麦田病虫草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主要病虫草的发生演变 (一)、昆虫种群、病虫草之间的相互关系 1、麦田昆虫食物网及群落的季节消长 麦田130种昆虫在麦田内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着的,它们以食物联系为基本纽带组成了麦田这一生境特有的昆虫群落。它们的食物网以小麦为起点。取食小麦的害虫有58种,隶属9目30科,其中为害根部害虫23种,取食茎和穗的害虫有34种,取食叶片的害虫有36种(不少重要的害虫兼食植株若干部位)。昆虫天敌计有72种,隶属10目28科,直接取食于植食昆虫的天敌66种,其中寄生性天敌13种和捕食性天敌53种,它们受植食性昆虫盛衰消长的影响,又反过来抑制害虫的发生。同时,这些天敌的消长又受到另一些天敌的控制,如食蚜蝇蛹被食蚜蝇姬蜂的寄生率为16.4%;草蛉卵被草蛉黑卵蜂寄生10.7%等,更复杂的是一些广食性天敌,既取食害虫,又取食益虫,如食虫虻、蜘蛛等。还有一些种类既取食植物,又取食昆虫,如蝽类的一些种。群落中,还有蜜蜂等传粉昆虫和二十多种暂栖性昆虫。如此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构成了种群之间相对的动态的生态平衡。 麦田昆虫由于受气候及小麦生育期的季节变化影响,主要害虫种类以及数量发生着明显的盛衰波动,次要害虫种类以及天敌种类也发生明显的升降更迭,以致整个昆虫群落的结构、种群的数量及比重都发生有规律的季节消长。 在11月下旬以前的麦田,昆虫群落结构较为简单。地下害虫蝼蛄、蛴螬、金针虫猖獗为害,常使麦田缺苗5—10%,重者可达20%。地上部麦蚜陆续迁入,数量较低。麦蜘蛛越夏卵孵化为害,数量多,活动旺盛,主要天敌是蜘蛛。 元月至二月的小麦越冬期,昆虫群落结构最为简单。此期气温低,地下害虫下蛰停止为害。地上部麦丛基部的麦蚜,麦蜘蛛在晴天中午偶尔在叶片上活动为害。 三月中旬至四月中旬的小麦旺长期是昆虫群落建立并发展的阶段。随着气温的回升,营养条件的改善,害虫和天敌数量逐渐增加,地下害虫上升地表活动为害,造成死株。麦蚜、麦蜘蛛大量繁殖为害,恶化小麦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条件。粘虫、麦叶蜂幼虫处低龄阶段,集中在麦株的下部叶片上为害,造成缺刻。主要天敌有蜘蛛、瓢虫、姬蝽等。 四月下旬至五月中旬是昆虫群落迅速发展的最活跃时期,无论害虫和天敌,其种类和数量都大幅度增长。主要害虫是粘虫、麦蚜、麦蜘蛛、红吸浆虫、地下害虫、麦叶蜂等。此外尚有叶蝉、蝽类、负蝗棉铃虫等害虫。同时瓢虫、食蚜蝇、草蛉、蜘蛛、步甲等害虫天敌数量随食量的丰富达到最高值。 五月下旬,随麦株的生理黄枯,营养条件的恶化,多数害虫数量大幅度下降,与此相应的天敌数量也迅速降低,昆虫群落逐渐衰减。 2、病、虫、草、作物之间的关系 病虫草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发生数量与其栖息的农田生态系的各因素之间,建立了一种动态平衡。大多数病虫草是通过损伤和改变小麦的生理条件而使产量减低和品质下降的,有些昆虫以杂草为食,其又被天敌捕食或寄生。多种试验证明,小麦是一种自身补偿能力较强的作物,许多病虫草的数量在一定范围内对小麦产量的形成没有什么影响,只有当病虫草的发生数量超过小麦的补偿能力时,经济上才会造成损失。病虫草是天敌寄生或取食的对象,天敌的繁衍无疑对病、虫、草的发生发展起着抑制的作用,但他们的觅食、行为、存亡又同时受小麦密度、长势的制约,杂草是一些病菌的中间寄主,单位面积内虫、草数量增加,病情严重,天敌的增长速度会加快,但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秦圈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