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柳永词的女性特质
内容摘要:柳永以特有的方式将内心抽象的愁思依恋、细腻温婉、阴柔多姿的女性特质十分深刻的诉诸于笔端,显示了柳词的独特魅力。柳永渴望个性解放和性爱自由,于是他在青楼中找到理想的归宿;他通过自己的词让世人了解了歌妓等普通女性的生活及境遇。所以他的作品无论从形式上、内容上、语感上或是感情上都时刻展现出女性特质来;他把复杂细腻而又缠绵悱恻的女性情思抒展得扣人心弦;他以女性的口吻如歌如诉,吟唱着生活的酸楚、命运的不济。
关键词:柳永;词;女性特质
柳永生平简介与柳词的主要特点
柳永(987-1055?),字鳍卿,原名三变,因排行第七,故又称柳七。祖籍河东(今属山西),后移居崇安(今属福建)。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倦厌官场,眈溺于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最后死于润州(今江苏镇江)。
柳永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许多篇章用凄切的曲调唱出了盛世中部分落魄文人的痛苦,真实感人。他还描绘了繁华景象及四时节物风光。柳永发展了词体,留存二百多首词,所用词调竟有一百五十个之多,并大部分为前人所未写的、以旧腔改造或自制的新调,又十之八九为长调慢词,对词的解放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柳永还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他的词讲究章法结构,词风真率明朗,语言自然流畅,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柳词又多用新腔、美腔,旖旎近情,富于音乐美。他的词不仅在当时流播极广,对后世影响也十分深巨,他是北宋前期最有成就的词家。
了解了柳永的身世以及他在词坛上的地位和影响,笔者通过长期潜心的研究,逐渐发现柳永以特有的方式将内心抽象的愁思依恋、细腻温婉、阴柔多姿的女性特质十分深刻的诉诸于笔端,显示了柳词的独特魅力。关于这些,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以女性口吻抒写复杂细腻而又缠绵悱恻的女性情思,婉倾泣诉,如歌如怨。
此之为本,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①诗与词比较而言,更适宜于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尤其是表达复杂细腻而又缠绵悱恻的女性情思。以柳永的《驻马听》为例:“凤枕鸳帷。二三载,如鱼似水相知。良天好景,深怜多爱,无非尽意依随。奈何伊。恣性灵、忒煞些儿。无事孜煎,万回千度,怎忍分离。? 而今渐行渐远,渐觉虽悔难追。漫寄消息,终久奚为。也拟重论缱绻,争奈翻覆思维。纵再会,只恐恩情,难似当时。”
细读全词,不难发现它通篇既不写景,也不叙事,完全摆脱了借景传情和因物兴感的俗套,而采用直言的方式来抒情,是一首典型的“俗词”。历来因不合封建社会道德和正统文人的审美趣味而被称之为“淫冶讴歌之曲”。?其实这首词写得直率明快、真情洋溢、深挚感人,具有很高的思想意义和艺术水准。
上片纯属忆旧。“凤枕鸾帏”是写抒情女主人公沉溺在对往日甜蜜爱情生活的回忆里。这段幸福的生活虽只有“二三载”,在整个人生旅途中是短暂的,却因两心相照,如鱼似水般的和谐而令人难忘。但他们的感情不是对等的,她委曲求全,百般迁就,“无非尽意依随”。委曲求全的结果并未愈合、反而加深了他们情感的裂痕,责任不在女方。“奈何伊,恣性灵、忒煞些儿”,“性灵”,俗语的意思是指性子或个性;“忒煞”,即太过分了。他们的破裂纯由男子的任性而引起的,对他已无可奈何,最后分离也是情势发展的必然。接下来女主人公诉说分离后的苦闷情绪:“无事孜煎,万回千度,怎忍分离。”“孜煎”,俗语,忧虑、思念之意,每当她闲者无事之时,将往事反复考虑,仍免不了对离人的眷恋,情感上难以割舍。这一串直言不讳的回忆,平中见奇,层次井然,章法分合有序,给人以摇曳生姿的美感。
下片重在伤今,着重写女主人公被遗弃后的复杂心理。而今离人已经渐行渐远,加大了空间与情感?的距离,“虽悔难追”。似乎当初若再委屈一些、再容忍一些,还是可以挽留住的而今纵然后悔也无济于事了。她也打算过同他再继续那段爱情生活,无奈她经过“翻覆思维”,从现实得出预感,经过分离的痛苦和被弃后的冷静思考,她以认识到情感是不能勉强的,纵使可能重叙旧欢,恩情也不似当时的“如鱼似水相知”那样融洽了。这几句话表面看来有点杀风景,但实际是一个久经忧患者对人情世故的清醒认识。
柳永的这首俗词与他的同类作品相比,颇有独特之处。这首词塑造的一个是温柔多情而非大胆泼辣的市民女子。她既有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又有冷静理智的思索,反映了市民女子性格的多面性。另外,这首词情真语真,表现得法。词人能够深人物内心设身处地去体会,他不写弃妇的悲哀可怜,却是多层次地揭示人物的思维过程,成功展示了她的内心境界可谓云霞明灭,曲径通幽,把如此复杂而又矛盾的女性心理如诉家长里短娓娓道来,细腻婉曲真切自然,毫无雕饰地流露出了缠绵悱恻的女性情思,有着极高的思想意义和艺术水准。
另外柳词中该类的作品还有《女冠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课程实施中的学生情感评价(毕业学术论文设计).doc
- 课程与教学发展变革的基本走向(毕业学术论文设计).doc
-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之我见(毕业学术论文设计).doc
- 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调查报告(毕业学术论文设计).doc
- 课改与课堂教学(毕业学术论文设计).doc
- 课间操活动现状论文:要重视中学生课间操的管理(毕业学术论文设计).doc
- 课前预习是实施少教多学的前提(毕业学术论文设计).doc
- 课前预习是新课程背景下生物有效教学的必要措施(毕业学术论文设计).doc
- 课堂:呼唤充满生命价值的讨论(毕业学术论文设计).doc
- 课堂导入,讲究技法(毕业学术论文设计).doc
- 论柳永词之“俗”及其影响论文(毕业学术论文设计).doc
- 论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毕业学术论文设计).doc
- 论马克·吐温著作《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的悖论(毕业学术论文设计).doc
- 论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指向(毕业学术论文设计).doc
- 论马克思主义的工具层面与信仰层面(毕业学术论文设计).doc
- 论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毕业学术论文设计).doc
- 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主流地位的确立(毕业学术论文设计).doc
- 论马来西亚产品责任中的契约责任(毕业学术论文设计).doc
- 论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美论文(毕业学术论文设计).doc
- 论梅里美笔下的异质女性形象—以《卡门和《科隆巴为例(毕业学术论文设计).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