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河船舶抗碰撞能力评价指引
中 国 船 级 社
内河船舶抗碰撞能力评估指南
中国船级社
二○一二年七月
目 录
第 1 章 通则…………………………………………………………1
第1 节 一般规定…………………………………………………1
第2 节 定义………………………………………………………1
第3 节 抗碰撞设计要求…………………………………………2
第 2 章 双壳油船、化学品船抗碰撞能力评估标准 ……………4
第1 节 一般规定…………………………………………………4
第2 节 双壳油船、化学品船抗碰撞能力评估标准……………4
第 3 章 双壳油船、化学品船临界变形能计算方法………………5
第1 节 一般规定…………………………………………………5
第2 节 简化分析方法……………………………………………5
第3 节 有限元法…………………………………………………8
附录:船舶抗碰撞能力评估算例……………………………………12
第 1 章 通 则
第 1 节 一般规定
1.1.1 目 的
1.1.1.1 为防止油船、化学品船泄漏而造成环境污染,特制定《内河船舶抗
碰撞能力评估指南》(以下简称“本指南”)。以期为内河船舶抗碰撞能力评估提
供技术支持,指导内河船舶抗碰撞设计和评估。
1.1.2 适用范围
1.1.2.1 本指南适用于船长 80m 及以上的航行于我国长江干线(宜宾至吴淞
口)的新建双壳油船、化学品船。
1.1.2.2 船长 80m 以下和其它水域的双壳油船、化学品船可参照执行。
1.1.2.3 本指南的相关要求仅针对拟按照本指南进行抗碰撞设计和评估的船
舶。
1.1.3 附加标志
1.1.3.1 按本指南对舷侧结构进行特殊加强的船舶,可在其入级符号后加注
附加标志“抗碰撞 COLL ”。
第 2 节 定 义
1.2.1 定义
1.2.1.1 除另有规定外,CCS 《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和《内河散装运输化
学品船舶构造与设备规范》的相关定义适用本指南。
1.2.1.2 本指南定义如下:
(1)船长L(m) ——沿满载水线自首柱前缘量至舵柱后缘的长度;无首柱船
舶的船长应自船体中纵剖面前缘与满载水线的交点量起;无舵柱船舶量至舵杆中
心线;但均应不大于满载水线长度,亦不小于满载水线长度的 96% 。无舵船舶的
船长取满载水线长度。
满载水线系指船旗国主管机关或主管机关授权本社核定的船舶的最高级别
航区载重线对应的水线。
1
满载水线长度系指船舶的满载水线面在中纵剖面上的投影长度。
(2 )船宽B(m) ——不包括船壳板在内的船体最大宽度,舷伸甲板宽度不计
入。
(3 )型深D(m) ——在船长中点处沿舷侧自平板龙骨上表面量至干舷甲板下
表面的垂直距离。对甲板转角为圆弧形的船舶,应由平板龙骨上表面量至干舷甲
板下表面的延伸线与舷侧板内缘延伸线的交点。
(4 )吃水d(m) ——在船长中点处由平板龙骨上表面量至满载水线的垂直距
离。
(5 )排水量Δ (t)——系指船舶满载时的总重量。
(6 )初始撞击速度V (km/h )——系指发生碰撞时撞击船的速度。
0s
(7 )极限撞击速度V (km/h )——系指发生碰撞时被撞船舶所能承受的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