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采薇》 大学语文 教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经·采薇》 大学语文 教案.doc

诗经?采薇 第 第 PAGE 3 页 共 NUMPAGES 11 页 诗经·采薇 (一)解题(写作年代与动机)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 如秦汉年间的毛亨(或毛苌-常音)的《毛诗序》说:“《采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役,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出车》以劳还,《杕杜》(音地杜)以勤归也。”据此,则此诗应写于殷商末年。 而东汉史学家班固《汉书?匈奴传》则说:“(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云云。”据此,则此诗应写于西周中叶。 两家之说,虽在写作时间的判断上有所差异,但都肯定它是远征守边、保家卫国之作。根据当时的边患情况看,诗作出自西周时期较为可信。西周时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关,以及命将士出兵抗击猃狁的记载。因此可以认为,《采薇》是后世边塞诗的先导。 至于作者及其用意,《毛诗序》说是“歌《采薇》以遣”远征将士(即唱《采薇》以鼓舞官兵斗志),显然是不妥的。从全诗的述说口吻看,该诗的“诗人”应当是一个戍边归来的士卒,他以痛定思痛的心情回忆戍边中的艰苦生活。 吟诵全诗,我们的脑海中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朔风呼啸、大雪纷飞。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武警战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泥泞,战士又饥又渴;边关渐行渐远,乡关越来越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其类归《小雅》,风格却颇似《国风》。 古人评价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国风》好色而不淫,我们从《蒹葭》中可以体会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能表现得这样含蓄,这样有分寸,是这首诗的优点。小雅怨诽而不乱,后人概括为“怨而不怒”,也是一种分寸感。孔子说,诗可以怨,就是可以通过诗来宣泄自己的怨愤,但是要有分寸,不能剑拔弩张,不能“怒”,否则就不是艺术了。我们从这篇《采薇》中可以充分体味到这一特点。 (二)译文 1 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刚刚长出来。? ?说回家啊说回家,? ?转眼一年又完啦。? ?没有老婆没有家,? ?都是玁狁害的呀。? ?没有空闲安定下,? ??还是玁狁害的呀。 2 ?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柔嫩好可爱。? ?说回家啊说回家,? ?心中烦忧多牵挂。 满腔愁绪像火烧,? ?饥渴交加苦难熬。? ?我的驻防无定处,? ?谁来替我捎家书?? 3 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已老像干柴。? ?说回家啊说回家,? ?转眼十月又到啦。? 王差遥遥无尽头, 想要休息没闲暇。? 我心疼痛如针扎,? ?就怕日后难还家。 4 光彩艳丽什么花?? ?棠棣烂漫吐芳华。? 什么车儿高又大?? ?原来将帅乘坐它。? ?驾起兵车要出征, 四匹壮马齐奔腾。? ?边地怎敢图安居,? ?每月要打数仗呢。 5 驾起四匹大公马, 马儿健硕高又大。 将军威武倚车立, 士兵掩护也靠它。 四匹马儿多整齐, 鱼皮箭袋象牙弭。 怎不天天严戒备, 玁狁猖狂军情急。 6 回想当初出征时, 杨柳依依好惬意; 如今战罢把家还,? 大雪纷纷路漫漫。? ?顶风冒雪路难行,? ?饥渴交加折磨人。? ?满心伤感满腔悲。 我的哀痛谁体会! (三)内容分析 《采薇》一诗是《诗经》中的名篇,历来受到好评。在内容上,一般都肯定它相当充分地反映了当时边塞战争的诸多实际情况,很有意义。但对内容中心旨意的把握,还存在一些分歧。譬如:有人认为远征戍边意在保家卫国,从而肯定战争的正义性;有人强调战争的灾难性,认为诗的主题是反战;也有人提醒读者,不要忽视其中的官兵不平等。这些观点说明了该诗旨意的复杂。 下面我们想通过对本诗的具体分析,尽可能客观的概括其主题。 1、结构层次 全诗六章,从表情达意上看可分三层。 诗作既然是戍卒归途中的追忆,所以采用了倒叙手法。本诗的结构具体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层(前三章):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 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叠句的结构和循序渐进的方式,抒发思家盼归之情;而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这种心情越发急切难耐。 首句以采薇起兴,但兴中兼赋(即写实)。因薇菜可食,戍卒也许正采薇充饥。所以这随手拈来的起兴之句,是口头语眼前景,反映了戍边士卒艰苦的生活状况。边关士卒的“采薇”,与家乡女子的“采茶”、“采桑”是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