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7上第3课 远古的传说.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7上第3课 远古的传说

   * 关于炎帝神农氏的丰功伟绩,史籍中少有成篇的全面的记裁,但在各种史籍中,为炎帝神农氏歌功颂德却是随处可见的。 《逸周书》说:“神农之寸,天雨粟,神农耕而种之。作陶冶斤斧,破木为耜、阻、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以助果蓏之实。” 《用易·系辞下传》载:“庖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管子·轻重戊》载:“神农作,树五谷淇山之阳,九州之民,乃知谷食,而天下化之。” 《商君书·画策》载:“神农之世,公耕而食,妇织而衣。” 《淮南子·修务训》载:“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蚌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帝王世纪》载:“炎帝神农氏,长于姜水。始教天下耕种五谷而食之,以省杀生;尝味草木,宜药疗疾,救夭伤人命。” 《新论·琴道篇》载:“琴,神农造也。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也。昔神农氏继宓羲而王天下。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于是始削桐为琴,练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神农氏为琴七弦,足以通万物而考理乱也。” 《吴越春秋》载:“古者人民朴质,饥食鸟兽,渴饮雾露,殁则裹以白茅投于中野。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歌曰‘继竹、续竹,飞土、逐突’之谓也,于是神农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四方。” 《皇王大纪》卷一载:炎帝“相土田燥湿肥硗,兴农桑之业,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为台榭而居,治其丝麻为之布帛。” 史籍关于炎帝神农氏的功绩的记载,相对而言,比较系统一点、全面一点的要算宋代罗泌所著的《路史》了。《路史》说炎帝“斫木为耜,揉木为耒”;“教之麻桑,以为布帛”;“相土停居,令人知所趋避”;“众金货、通有亡,列廛于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尝草木而正名之。审其平毒,旌其燥寒,察其侵恶,辨其臣使,厘而三之,以养其性命而治病。一日之间而七十毒,极含气也”;“每岁阳月,盍百种,率万民蜡戏于国中,以报其岁之成”;“命刑夭作扶犁之乐,制丰年之咏,以荐厘来,是曰:‘下谋’。制雅琴,度瑶瑟,以保合大和而闲民欲,通其德于神明,同其和于上下”,等等。 概括起来,上面所引资料记载了炎帝神农氏的八大功绩:始作耒耜,教民耕种;遍尝百草,发明医药;治麻为布,制作衣裳;日中为市,首倡交易;削桐为琴,练丝为弦;弦木为弧,剡木为矢;作陶为器,冶制斤斧;台榭而居,安居乐业。 * * 人教版 7上 第一单元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学习目标 1、识记远古传说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汉族的前身和始祖。 2、知道传说中炎帝、黄帝的发明。 3、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4、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用传说印证史实的方法。 一、炎黄联盟 1.时间: 距今约四五千年,中国进入部落联盟。 注释:在原始社会中,许多近亲的氏族组成部落,若干部落又组成部落联盟。 2.基本情况: 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他们和东方的蚩尤是当时三位杰出的部落首领。   姓公孙,号轩辕氏。被后人尊为华夏族的祖先,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 炎帝(神农氏) 炎帝姓姜,生下来是牛头人身。号神农氏。还是医药之神, 被奉为兵主,战神,受到华夷各族的共同祭祀。   炎帝和黄帝为争夺土地和财富,产生尖锐矛盾,在阪泉发生战争,经过三场恶战,黄帝最后取得胜利。战败的炎帝表示愿意服从黄帝的领导,黄、炎部落结成黄炎联盟。 阪泉之战 黄炎联盟 涿鹿之战 征战蚩尤   后来,蚩尤部落不断向西发展,造成对炎黄联盟威胁。炎黄部落与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黄帝运用能辨明方向的指南车在战鼓的激励下冲锋陷阵,蚩尤战败被杀。黄炎联盟实力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首领。   炎黄联盟在黄河流域繁衍发展,不断融合临近的部落,形成日后华夏族,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海内外华人自称“炎黄子孙”。 黄帝 黄炎联盟 华夏族 汉族 炎帝 蚩尤 其他部落 华夏族形成和发展 阪 泉 之 战 涿鹿之战 “华”:有美丽的含义。 “夏”:盛大的意思。 华夏族的祖先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黄帝和炎帝,后由于合并融合,蛮,夷,戎,狄等民族相继融入华夏族,构成后来汉族的主体。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从材料中可以研读出华夏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多民族求同存异交融而成 中国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