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正确认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有利于优化区域分工
一、社区教育区域协调发展 所处的宏观背景 (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 自建国到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间,国家实施三线建设,将经济发展的重点转向中西部地区,区域发展战略具有明显的均衡性。 但是,由于忽视了多方面的地域差异,导致区域经济整体上出现活力不足、效率低下和发展迟缓等一系列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提出了“沿海开放”战略,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改变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格局, 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也加大了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差距,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 唯一有效选择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建立非均衡战略下的区域统筹协调机制, 实现各地区在互动过程中的统筹发展,构建 具有中国特色的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体系。 1999年,启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2003年提出了“振兴东北地区战略”; 2005年又提出“中部崛起”战略。 2008年我国又实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程,基本上经历了由非均衡发展到协调发展、再到统筹发展的三个阶段,实现了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推进,中国区域发展“多轮驱动”的新格局正在逐步成形。 (二)正确认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有利于优化区域分工,开发西部市场,东、西部互为市场,最大限度地拓展国内市场空间。 在区域协调发展大前提下,要承认区域差异和区域竞争,提倡发挥市场机制促弱变强为基础作用的适度竞争。 区域协调发展是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其间必然伴随着激烈竞争和不协调行为,协调的短暂实现之后又会产生新的不协调。 (三)国家继续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 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四类主体功能区概念,把全国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按照国家发展大格局战略要求,地区发展要着眼于与上一层次区域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对接,科学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战略,突出优势、重点突破,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对本区域进行产业功能区划分,并通过功能区产业集聚带动当地和周边地区实现城镇化、现代化。 同时,创新工作推进模式,积极探索符合当地群众认识水平、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工作机制,确保区域城镇化战略的顺利实施。 二、我国社区教育区域发展的现状 (一)东中西部地区的基本概况 我国1986年,由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七五”计划正式公布,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 目前三类地区涵盖的省(市、区): 东部地区含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11省市; 中部地区含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省区; 西部地区含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12省区。 (二)三类地区社区教育的发展情况 自从1999年 “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提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以来,教育部指导全国社区教育积极稳步发展,先后确认了四批实验区和一批示范区,现有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98个,示范区34个,共计132个。 1、建立持续发展机制 社区教育实验区的初衷,在于鼓励实验,重在实验。 教育部先后四次审批社区教育实验区,这次新批了33个,对于那些多年没有实实在在开展实验工作的单位,免去其称号,调下15个。 这样做,旨在积极有效地推进社区教育实验,力戒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增强社区教育的生机和活力。 2、实验区和示范区的分布,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存在着较大不平衡性。 东部地区社区教育实验区72个,占全国实验区总数的74%,中部和西部各13个各占13%。 中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别,但社区教育发展之间不存在多大差别。 3、省市区实验区的分布状况 98个 实验区,其覆盖面占31个省市区的 68%,空白的省市区占32%; 其中, 东部地区社区教育的省市区覆盖面为91%, 空白省市区为9%; 中部地区覆盖面和空白面分别为50%; 西部地区分别为33.3%、66.7%。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冠层垂直结构特征粒叶比及经济-高电压技术.PDF
- 无公害大蒜生产技术规程-山西质量技术监督局.PDF
- 无机化工流程题实际上是考查学生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及相关试验知识.PPT
- 无特定病原体猪微生物学监测技术规范-中国试验动物信息网.PDF
- 既可起到吸收油漆味又可达到散发菠萝的清香味道的效-老木坊家具.DOC
- 日本从非指定地区进口犬猫和其他动物检疫指引.DOC
- 日光温室草莓套种甜瓜栽培技术规程-山西质量技术监督局.PDF
- 日粮阴阳离子间隙和日粮类型对奶牛乳热症的影响.PDF
-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法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中华医学会核医学.PDF
- 昆明主要绿化树种叶片滞尘能力的叶表微形态学解释-林业科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