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题(八年级).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题(八年级).doc

2017 学 年 度 秋 季 学 期 八年级语文期中质量检测 提醒:1、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含1-7题,1-6题每题2分,7题8分,共20分) 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3分) A. 震悚)2分) A、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以简练的笔墨写此次出使的经历:诗人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去慰问边境将士。 B、 颔联写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兴奋之情。 C、 尾联写作者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D、 这首诗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实为边塞诗之名作。 13、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2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4-17题。(12)分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4、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2分) (1)、相与步于中庭: (1分)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分) 15、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分)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分) 16、试赏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7、“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积累运用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溃退(kuì)????绯红(fěi)??? ???仁慈(cí)??? 惊心动魄(pò) B、C、D、娴熟????? 滞留?????? 鹤立鸡群 ????催枯拉朽B、翘首??? ??胆怯 ?????油光可鉴??? ??和颜悦色 C、轮廓 ?????泻气 ?????筋疲力尽? ????抑扬顿挫D、劳碌? ????教诲? ????正巾危坐 ????一丝不苟 在西部,沙子一旦摆脱了水,它们就会纵横捭阖,亚太地区各种自贸协定、倡议常常让非专业人士目前,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正以这张新歌宣传照中,他静坐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年内将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降低国际长途电话费,引发现场热烈反响大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昨日已盛大收官。截至目前,该剧全网播放量逼近大约300亿《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积累了经验,探索了路子。随着世界对中国的兴趣日益广泛,让中国出版“走出去”的路越走越宽,早已超越了传统文化、文学作品和汉语教材的“老三样”。海面的巨浪猛烈地撞击着岸边的岩石。它那愤怒的咆哮声有时像大炮轰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风狂卷,海涛怒立,冲激着灯塔下的石矶 ③以至完全寂静 ④再后来又是一阵猛厉的大声,惊心动魄 ⑤像森林呼啸 A.②⑤①④③ B.④⑤①③② C.①⑤③④② D.⑤①③②④ 6、《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________(作者)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的________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________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和考察的第一手资料,客观地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________的真实情况________,千丈见底。________,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