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物理公式汇总-高中课件精选.doc
高考
高中教育
高中知识公式汇总
高中物理 HYPERLINK /zongjie/b1/3.html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总结
(1)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
平均速度公式:
(2)匀变速直线运动
1、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公式:
2、 HYPERLINK /zongjie/b1/54.html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
3、 HYPERLINK /zongjie/b1/56.html 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公式:
适合不涉及时间时的计算公式。
4、平均速度公式:
即为中间时刻的速度。
5、中间位移处的速度大小:
并且,前者为中间位移时的速度,后者为中间时刻的速度。
6、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导公式: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是个恒量,即:
△s=sn+1?—sn=aT2=恒量
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T为等分时间间隔):
①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的比值为:
v1:v2:v3……:vn=1:2:3……:n
②1T内、2T内、3T内……的位移之比为:
s1:s2:s3:……:sn=12:22:32……:n2
③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之比为:
SI:SII:SIII:……:Sn=1:3:5……:(2n-1)
④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
t1:t2:t3:……:tn=
(1)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
平均速度公式:
(2)匀变速直线运动
1、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公式:
2、 HYPERLINK /zongjie/b1/54.html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
3、 HYPERLINK /zongjie/b1/56.html 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公式:
适合不涉及时间时的计算公式。
4、平均速度公式:
即为中间时刻的速度。
5、中间位移处的速度大小:
并且,前者为中间位移时的速度,后者为中间时刻的速度。
6、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导公式: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是个恒量,即:
△s=sn+1?—sn=aT2=恒量
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T为等分时间间隔):
①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的比值为:
v1:v2:v3……:vn=1:2:3……:n
②1T内、2T内、3T内……的位移之比为:
s1:s2:s3:……:sn=12:22:32……:n2
③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之比为:
SI:SII:SIII:……:Sn=1:3:5……:(2n-1)
④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
t1:t2:t3:……:tn=
自由落体运动公式
(1)位移公式:
(2)速度公式:
(3) HYPERLINK /zongjie/b1/56.html 位移与速度关系式:
竖直上抛运动公式
(1)基本规律公式:
(2)特点(初速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1.只在 HYPERLINK /zongjie/b1/27.html 重力作用下的直线运动。
2.初速度为零,取初速度为正方向,则加速度为-g,即:
3.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公式
4.上升的最大高度公式
高中物理 HYPERLINK /zt/niudun/470104.html 牛顿三大定律公式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
1, HYPERLINK /zongjie/b1/61.html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 HYPERLINK /zongjie/b1/64.html 牛顿第二定律公式:
F合=ma或a=F合/m
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 HYPERLINK /zongjie/b1/65.html 牛顿第三定律公式:
F= -F′
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各自作用在对方。
4,共点力的受力平衡公式:
F合=0
二力平衡则满足公式F1=-F2
请注意,二力平衡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不一样的。
二力平衡的研究对象,是同一个物体;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研究对象是两个不同的物体。
5,超重与失重的公式:
超重满足:NG
失重满足:NG
N为支持力,G为物体所受 HYPERLINK /zongjie/b1/27.html 重力,不管失重还是超重,物体所受重力是不变的。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公式总结
万有引力定律公式
其中,G=6.67×10-11N?m2/kg2
(1) HYPERLINK /zongjie/kaodian/43180.html 万有引力提供 HYPERLINK /zongjie/kaodian/480392.html 人造卫星向心力公式:
(2)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后,万有引力可认为就等于 HYPERLINK /zon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班数学活动《小动物在哪里》PPT课件.ppt
- 全国节约用水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pdf
- 机动护士培训【30页】.pptx
- unit 2(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上册.doc VIP
- 控制系统仿真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第三版薛定宇习题答案.pdf
- 土地资源管理学(第二版)张正峰,第一至第十二章知识点.docx
- (人教2024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跨学科实践: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行动方案 课件.pptx
- 化工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报告书1116.doc
- 宋元考古课件:磁州窑.ppt
- 2023年西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