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域转换中的默契互动-中国研究服务中心.PDF

场域转换中的默契互动-中国研究服务中心.PDF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场域转换中的默契互动-中国研究服务中心.PDF

场域转换中的默契互动 中国公共管理论坛 场域转换中的默契互动* ——中国“城管”的自由裁量行为及其逻辑 □陈那波 卢施羽 摘要:城管执法议题近年来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但有关的经验研究作品仍很欠缺。本 研究以H市城管执法人员为研究对象,聚焦其一线行政人员属性及其自由裁量行为,借鉴利 普斯基的“街头官僚”理论对其进行解读,在使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进行范畴化和编码的基 础上,本文以“场域转换中的默契互动”为核心范畴,展示一线城管执法人员如何受制于场 域、制度要素和个体要素,并相应采取包括从“帮扶”到“罚款”等策略,从而分别导致了相安 无事、捉迷藏、按章处理或暴力冲突4种结果。 关键词:城管执法 街头官僚 自由裁量行为 扎根理论 一、导论 ① 与城市管理执法有关的新闻近年来不断见于各类媒体首页,从城管 打人到城管救人, 从瓜农猝死到摊贩装死,可谓一时无两之热点议题,对此,政府、媒体、公众和公共评论人都 从不同立场表态及发言,但似乎无补于事。在学术界,最直接的回应是针对城市管理的对策 型研究,但这类研究更多地仍停留于就事论事的泛泛而谈,相对较好的作品来自于何兵基于 媒体材料的分析(何兵,2008)和孙志建对各国有关监管政策的比较(孙志建,2012)。遗憾的 是,这些作品都着眼于告诉读者有什么政策选择,却无法解释政策是如何推行的以及如何基 于这一实际来提供解决方案。可见,更进一步的研究应该深入经验世界,同时更应超越某一 具体的城管冲突事件,去探讨众多的关联事件背后的共同要素或本质。 城市综合执法人员和公安、工商、食药监督等部门的一线行政人员一样,是政府意志在 政策末端的执行者,是国家与社会的相会点,更贴切地,我们可以借用利普斯基(Michael Lip⁃ ② sky)的术语,他们是街头官僚(street-level bureaucracy),他们不仅执行政策,同时也通过执 行过程进行自由裁量,在这个意义上他们也是政策的制定者之一,因此,民众的福祉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街头官僚的自由裁量结果(Lipsky,1969,1971,1980),要了解以城市管理为代表 的一线行政人员的行动及其背后的逻辑,有必要去了解他们在街头如何自由裁量,以揭示为 何一个城管队员在今天是个与人为善的好人,却在明天成了打人凶手,为何在某个时间或某 个地点,城管和小贩相处融洽,而在另一个时间和地点却势成水火,这或许才有助于真正解 决城管困境乃至中国当下的一线行政执法困境。 ③ 对自由裁量行为 的讨论由来已久,经典的跨领域研究是社会学家布劳(Peter Blau)在 1955年的著作(Blau,1955),该著作讨论官僚组织体系中层级之间控制和自主权之间的关 系,其主要观点是,要想在层级之间的控制和自主性之间获得平衡,往往需要向自主性倾斜, 允许相对多的自由裁量行为的存在。在法律或法律社会学领域,有研究者就宣称自由裁量 *本文得到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批准号:13YJA810002)、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 12YJC840049)、中山大学“985工程”三期建设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公共行政研究精品 培育专项资金、中山大学社会建设论坛的资助。本文曾在“城市化背景

文档评论(0)

shiyougui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