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道理你都懂,但就是做不到.doc

为什么道理你都懂,但就是做不到.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为什么道理你都懂,但就是做不到.doc

 “知易行难”释义:“知道应该做什么”很容易,但“实际上怎么做”却不一定会是对的。因为行,并不是由知驱动的,“知道应该做什么”和“想做什么”是两码事,而后者才是起决定性的作用。 经常有人说,“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或者说“道理说说容易,做起来难”。说这句话的人潜台词是什么呢? 我的理解是: 1、道理并没有真正懂:好多只是在骗自己。 2、道理我都懂→我虽然知道这样做,是对我有好处的,我完全理解你所说的“做这件事的好处,或者不做的坏处”。可我就是做不到→潜台词是“因为我懒惰,因为我不想离开舒适圈”!但是即使这件事的利弊真如你所说一样,这也不足以推动我,让我放弃原有的状态而照你说的去做。因为我根本不想改变。 3、本质上来说,不是“做不到”,而是当下,做出了选择,选择“不去做”! 为什么不去做,是因为后果和结局可逆,有婉转的余地,如果产生一定的后果或者结果不可逆,肯定会产生去做的动力! 一、其实道理你真的懂吗? 1、世上,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因不知。——王阳明  2、懂而不做,只因不懂。所以别说懂,你只是听过这种道理。 3、你听的道理都是别人的道理,你还没有经历、还没把它变成自己的道理,所以你才做不到。 4、道理只有你真正懂了,应用了,它才是有意义的。你看过那么多心灵鸡汤成功学,却每天都在无所事事,有什么用呢?安慰自己吗?道理是人家的,行动才是自己的。所以那些说“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的人,不是他们做不到,是他们还没懂。 5、所谓的懂:可以有很多层次。一个道理,100个人都说懂,但懂1分的,执行力绝对比不上懂100分的。 6、大部分人的问题都在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于是,纠结于为什么“知道”却“做不到”。因此,区分开“知道”和“懂得”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诚实与谦卑。如果“不能行”,就说明我们没有真正“知”(懂得)。 二、举例说明 我就有过许多这样的经历,比如读了篇不错的文章,或者听了个励志的演讲,心潮澎湃,觉得自己领悟了某种真理,后悔自己怎么才领悟。结果,几天之后,又回到了原先的状态,跟什么都没有领悟一样。 看完励志书或者心灵鸡汤,似乎一下子明白了很多,其实只是知道的状态,离懂得还差得远。这是很容易遗忘的,所以会“一次又一次地重新知道”,结果并没有真正的成长或改变。“好了伤疤忘了疼”也属于这一类。 比如大家都“知道”应该坚持锻炼身体,也基本都尝试过,但是,大部分人都难以坚持,也就是不能“行”。而不能坚持的真正原因,其实是没有真正“懂得”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因为没有真正“知”(懂得),所以,会因为一些事情中断、放弃锻炼。如果真正“懂得”锻炼身体的重要性的话,就不必强迫自己坚持,也不会因为中断而放弃。 三、知道,为什么做不到呢? 1、“利害体验不足”: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当趋利避害的行为确实获得一些利益,则会指导这次行为的价值判断。利害认知也会得到强化,并逐步融入个人的价值观念中,成为其价值观念的一部分,并做为以后的行动依据。 所谓利益,就是当事人切实的感受到自己这么做的好处。 人之所以知易行难,原因之一便是:利害体验不足。 一个人之所以对某一件事情。一直秉持“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恰恰是这件事对于他而言,还没有让他感受到“做到之后的好处”以及“做不到的坏处”。当然,不是说一点感受都没有,而是感受并不深刻,他没有真正从践行中获益。 也就是说,这两种情形会导致人们“知易行难”:“一、对努力后的利益,感觉不足;二、对不努力的害处感受不深”。 这两种同时起作用,就会让人一直停留在“不去做也不太坏,做了也不见得有多好”的情境中,以致于他从来都没有机会去体验做到之后的好处。 就比如,多数人都知道控制好情绪的重要,但是多数人也没有因为情绪问题、而受过太大的伤害。或者体验到调整情绪带来的切实好处。平时在家里随意发脾气,家人之间最多是矛盾多一些、也没有让自己伤筋动骨;偶尔,哪天自己做好了,也没有及时收到家人的反馈和表扬。所以,也就随意为之了。然而,当真正危害到利益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就如同夫妻吵架,很多夫妻因为不控制情绪,而恶语相向,让其改变的时候,其理由也是自己做不到。等到面临离婚,平时做不到的也开始去做了,因为“趋利避害”。 人的行动不是由“知道”驱动的,而是由欲望驱动。别人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做”这也只是道理。而道理是限于理性层面,只有自己真正领会道理背后可能带来的情绪体验或者切实利益,对此产生了欲望,才是“你想做的”。而很多人就是处于“别人说这么做有好处”的状态中,他自己并没有真正“想这么做”。所以,在听完一个道理完全没有实践的时候,就给自己一个结论说“臣妾做不到”。 简单地说,其实就是是“利害体验不足”。 2、因为别人去做某事,这种事儿成功的概率很小。 就好像减肥这件事!但是很多减肥的人失败,不是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