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2课时).ppt
等高线原理 第二课时 带着地图去旅行 第二步:怎么到厦门? 看图1-37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交通线路图,回答题目P19 1:50000 130 120 110 100 120 110 100 小河 A点 B点 甲 乙 读上面的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确定方向的方法是 ______ 图中小河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 2.图中B点在A点的______方向。甲、乙两点,海拔较高的是______ 3.A、B两点的图上距离是5.5厘米,则两点间的实地距离是____千米 一般定向法 自西向东 东北 甲 50000×5.5=275000(厘米)=2750(米) 100 200 300 400 海拔/米 分层设色地形图 蓝色-- 绿色-- 褐色-- 黄色-- 白色-- 海洋 平原 高山 高原、丘陵或山地 雪线以上的部分 (1)根据等高线的原理,在不同的等高线 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 (三)地形剖面图 100 300 500 700 800 东 西 700 500 300 100 900 更直观的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200 -100 0 100 200 300 300 200 100 0 100 200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 绘制步骤: 1、确定剖面线 2、确定比例尺,建立剖面 图坐标系,并在剖面图的 下方,标出水平比例尺和 垂直比例 尺。 3、从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 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 点,分别向下引垂线, 将各点转绘到相应的高 度位置上。 4、将这些点连成平滑的曲线。 单位:米 400 水平比例尺 1:10 000 垂直比例尺 1:5 000 暑假期间,家住浙江杭州的陈天宇准备和父母去福建厦门市旅游,需要准备哪些地图呢? 带着地图去旅游 你们都知道有哪些地图种类吗? 政区图、旅游图、城区图、交通图、历史变迁图、等高线地形图、降水量分布图、人口分布图、卫星云图、军事地图…… 世界政区图 旅游图 地形图 城区图 交通图 历史变迁图 影像地图 * * 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带着地图定向越野 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 0 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1.甲地的海拔是多少? 2.乙地的海拔是多少? 3.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 是多少? 读图回答 1500米 500米 1000米 1. 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 海 拔: 相对高度: 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00 200 200 200 等高线 。 坡陡的地方 坡缓的地方 等高线 。 密集 稀疏 山顶 P17 2. 等高线地形图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而成的封闭曲线,叫做等高线。 A B 等高线的特点: 1.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 2. 等高线 数值大—— 数值小—— 3. 等高线 分布密集—— 分布稀疏—— 海拔高 海拔低 坡度陡 坡度缓 等高距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 读图观察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同一等高线上海拔相等 每条等高线必封闭 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相同。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同一等高线上海拔有何特点? 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有何特点? 等高线疏密与坡度的陡缓之间存在什么联系 175米 150米 100米 50米 B C A 从B、C两地登山到山顶A,哪一侧比较省力气?为什么? 从B地到山顶比较省力气,因为B到山顶的等高线比C 到山顶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平缓。 陡坡 缓坡 确定路线 例1: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请判断坡度最缓的是: 当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状况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反之比例尺越小,坡度越缓。 A 闭合曲线,内高外低。 闭合曲线,外高内低 等高线凸向低处, 3.常见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形剖面图)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两组表示山峰的等高线之间的区域 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处 山 脊 山 谷 300 100 200 100 300 200 300 100 200 100 300 200 A C D B 试一试:下列哪些是山谷 ( ) AD 练习: 1、判断下列等高线图所代表的山地的各部分的名称。 A C D E 山顶 山脊 鞍部 陡崖 山谷 B 山顶 300 200 400 山脊 200 300 400 400 300 200 山谷 鞍部 陡崖 A B C D E 50 A B F E C D 200 150 2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无人机组装调试与检修-第一章-无人机系统概述.pptx VIP
- 卫星定位导航原理(哈尔滨工业大学)知到智慧树网课答案.docx
- T_CEIAESD 1005—2022_防静电不发火地坪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df VIP
- 2021-2022年度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聘任制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试卷及答案.pdf VIP
- 入党积极分子结业考试最新复习资料.doc VIP
- _景区门票收费权质押贷款评估案例.pdf VIP
- 2024年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测试题及答案简答题、论述题.docx VIP
- AI赋能教师专题培训:AI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pptx VIP
- 《即兴伴奏与弹唱2》课件——幼儿歌曲钢琴伴奏中小调式副三和弦的应用.pptx VIP
- 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