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讲座》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球新兴 “物联网”行业挑战与机遇 主要内容 物联网概念与国家战略 物联网技术与产品 物联网市场与应用 物联网的机遇和挑战 物联网发展与资本市场 物联网典型案例介绍 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为“IOT,The?Internet??of Things”?。由该名称可见,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有两层含义: 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 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 全球定位系统(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使用LAN,GPRS、Wi-Fi、Bluetooth、Zigbee 、UWB等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的概念 诞生发展 1999年 诞生 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的研究,并已建立了一些实用的传感网。 2005年 普及 2005年,11月2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的报告,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2005年在中国诞生了智慧的钥匙(Witkey)和2007年诞生了“互联网虚拟大脑”的概念。 2009年 大发展 “智慧地球”的概念是美国IBM2008年提出的。2008年11月初,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IBM董事长兼CEO彭明盛发表了《智慧的地球:下一代领导人议程》。 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钱大群在2009IBM论坛上公布了名为“智能的地球”的最新策略。IBM希望“智能的地球”策略能掀起互联网浪潮之后的又一次科技革命。 发展规模 研究机构预计10年内物联网就可能大规模普及,这一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其产业要比互联网大30倍。 EPOSS在《Internet of Things in 2020》报告中分析预测,未来物联网的发展将经历四个阶段: 2010年之前 RFID被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药领域; 2010~2015年 物体互联; 2015~2020年 物体进入半智能化; 2020年之后 物体进入全智能化。 物联网与国家战略 “摩尔定律”与“十五年周期定律” IBM前首席执行官郭士纳曾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认为计算模式每隔15年发生一次变革。这一判断像摩尔定律一样准确,人们把它称为“十五年周期定律”。IBM希望“智慧的地球”战略能掀起“互联网”浪潮之后的又一次科技革命。 1965年前后的“大型机”; 1980年前后的“个人计算机”; 1995年前后的“互联网”; 2010年前后“物联网”。 美国“信息高速公路”战略催熟“互联网”普及 20世纪90年代,美国克林顿政府计划用20年时间,耗资2000亿-4000亿美元,建设美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今天,“智慧的地球”战略正在催生“物联网”的革命 不少美国人认为与当年的“信息高速公路”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样被认为是振兴经济、确立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该战略能否掀起如当年互联网革命一样的科技和经济浪潮,不仅为美国关注,更为世界所关注。 物联网将是今后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商贸竞争的技术利器 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三大经济体,不仅需要而必须是掌握“物联网”的世界话语权。 “物品”进入物联网的条件 物联网的“物”要满足以下条件才能够被纳入“物联网”的管理范围: 1、要有相应信息的接收器; 2、要有数据传输通路; 3、要有一定的存储功能; 4、要有CPU; 5、要有操作系统; 6、要有专门的应用程序; 7、要有数据发送器; 8、要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 9、要在世界网络中有可被识别的唯一编号。 技术意义 把感知技术、网络技术运用于万物,以精细动态方式管理生产生活, 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关系。 现实的世间万物与虚拟的“互联网” 的充分结合。 全世界的运转以此为基础 --经济管理、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个人生活、全球世界、互联物联、天罗地网。 物联网的三个技术架构层面 三个架构层的含义 感知层 是物联网的皮肤和5官识别物体,采集信息。 感知层包括条码标签和识读器、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传感器、终端、传感器网络等,主要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与人体结构中皮肤和5官的作用相似。 网络层 是物联网的神经中枢和大脑信息传递和处置。 网络层包括通信与互联网的融合网络、网络治理中心、信息中心和智能处置中心等。网络层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停止传递和处置,相似于人体结构中的神经中枢和大脑。 应用层 是物联网的“社会分工”

文档评论(0)

秦圈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