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岳村政治 ——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 “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的办法,是我们的社会责任,这样比歌功颂德更有意义。” “做学问最重要的是说真话,一个学者最大的风险是说了假话。” ————于建嵘 作者简介 1962年出生于湖南衡阳 曾在农村生活七年 1979——1983年湖南师范学院政治系 1983——1985,《衡阳日报》记者 1985——1993,衡阳、海南,律师 1997——2001,华中师范大学 2001年7月获法学博士学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 主要学术成果 论文: 《农民有组织抗争及其政治风险》,《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3期 《农村黑恶势力与基层政权退化》,《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5期 《县政改革与中国政治发展》,《领导者》2007年第9期 著作 《岳村政治》,商务印书馆2001年12月 《中国工人阶级状况》,明镜出版社,2006年4月 《当代中国农民的维权抗争,明镜出版社,2006年 《岳村政治》 湖北省第3届优秀博士论文奖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2003年度优秀学术成果奖 中国社会科学院第5届优秀科研成果3等奖 湖南省第7届优秀科研成果奖 《岳村政治》的结构 序言 导论 第一章 传统乡村社会的政治特征 第二章 社会激变时期的乡村秩序 第三章 新中国对传统乡村社会的改造 第四章 新时期乡村政治的发展 基本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衡阳考察纪事 导论 一、研究缘由和意义 二、框架、路径和方法 三、研究样本和文献 四、有关说明 现实问题 村民自治体现了法治和民主精神,是现阶段民主政治的突破口。 村民自治不是民主政治的起点,应以现代国家行政分权思想取代自治理念。 如何处理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 建立什么样的乡村治理模式? 民主制度在乡村社会是否具有生成的资源? 理论背景与研究意义 上世纪20——40年代对于乡村开展研究的背景 国民党推行保甲制度 “乡村建设运动” 共产党人在农村开展农民运动 成果形式 对于现有研究的评述 研究意义 对于中国乡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对于政治学科建设 分析框架选择 历史唯物主义的经济分析法 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 城乡二元政治结构理论 路径选择 1.历史考察→考察乡村政治发展的根源和演变过程。 2.经济分析→分析乡村政治资源的配置方式和绩效。 3.制度研究→研究制度安排和现实规则的演变过程。 4.社区研究→考察社区权力人物同国家权力体制之间的联系和社区内权势人物的相互结合影响方式。 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的个案分析,个别社区的微型研究,毛泽东意义上的“解剖麻雀” 统计分析: 从现实社会对于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归纳,采取科学方法设计出统计模型。 作者多运用统计资料的运用和问卷统计分析 样本和文献 1.湖南农民运动考察 2.衡山县与 乡村建设 3.白果镇与岳北农工会 4.绍庄村和岳村 5.文本资料和现状观察 湖南省衡山县白果镇 检验方法 其一,对于社会基本状况的数据,一般以国家权威机关认定的数据为准。对有多种文本,如有多种版本的地方志等出版物认定的数据,一般以最近版本为准。凡是与研究结论相关的数据,均标明出处,按注明查阅相关文献及档案资料可以证实。 其二,关于调查获得的数据,按收集方法分为两种:(1 )随机调查抽样数据;(2 )分类调查抽样。对于有关数据和相关信息,作者均进行了认真分类和分析,以保证数据系统化和定性信息定量化。全部问卷和调查表保存完好,以备核查。 其三,对于调查中参与和非参与性观察记录,虽然事件的本身很难重复,但作者力求准确和全面,并注意到了相关文本资料。 第一章 传统乡村社会的政治特征 一、传统乡村与乡村传统 二、皇权与保甲制度 三、族权与宗族组织 四、绅权与士绅统治 五、土地、赋税、文化与乡村控制 一、传统乡村和乡村传统 关于转型的理解: 社会转型是指社会从一种类型向另一种类型转变的过渡,转型期则是这种过渡的时间界限。本文中指的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起始时间 鸦片战争以后? 20世纪? 作为理论分析工具的社会转型 中国乡村社会的转型,应该是指中国传统乡村向现代乡村的转型过程。 转型的目标: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转向现代市场经济 传统的宗法封建的乡村向现代民主自由社会转变 传统的缺乏自觉意识的农民向作为历史主体的农民转变 从社会结构来说,随着科举制的废除,乡村社会才开始发生结构性的转变。 岳村虽然没有经历过“传统乡村”阶段,却同样有着“乡村传统”。 二、皇权与保甲制度 作为传统社会国家权力的体现与代名词的皇权,从社会治理角度可以区分为治权和法权。 治权是以国家权力机构为内容的权力体系,法权是以国家权力为后盾的规则体系。 治权与法权的区分不仅表现为对某一地区权力失控造成的法制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