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校訂科目—擬定順序(建議表) * 台南高商-國際貿易科 .專題製作I、II-教學過程 (1)課程實施 (2)資料蒐集及建造林百貨模型 * 台南高商-國際貿易科 .專題製作I、II-教學成果 1.參加99年商管群「專題製作競賽」榮獲全國第三名 * 台南高商-國際貿易科 .專題製作I、II-教學成果 2.學生心得分享 蘇韋如:官方資料本來就不易取得,所以開始大量的閱讀相關書籍 ,也搭乘公車四處的觀看,找尋相關旅遊行程的靈感。 李柏葳:發放問卷時,路人對於接受問卷調查不太有意願,學生也 容易因為不曉得林百貨,而未認真的填答。 鄭伊評:「林百貨」是ㄧ棟經過歷史摧殘的建築物,今年政府終於 開始重視,著手林百貨的重建,這也讓我們覺得此份專題 寫的更具時代意義。 * 員林農工-農產行銷科 科目名稱 中文名稱 農業概論I、II 英文名稱 Introduction to Agriculture I、Ⅱ 科目屬性 必 選 修 必修 專業科目 科目來源 群科中心學校公告-課綱小組發展建議參考科目 適用科別 農產行銷科 學分數 1/1 開課 年級/學期 一年級 第一、二學期 * 員林農工-農產行銷科 1.讓學生了解農業及其重要性 2.培養關心農業及學習農業之興趣 3.瞭解未來農業發展之方向 農業概論I、II .教學綱要 1.緒論 2.農業與人類生活 3.農作物生產技術 4.林業經營管理 5.水產養殖技術 6.禽畜生產技術 7.農產加工 8.農業與農民組織 9.農民教育與農業推廣10.未來農業發展之發展 .教學內容 * 員林農工-農產行銷科 科目名稱 中文名稱 農產行銷實務 英文名稱 Produce Marketing Practice 科目屬性 必 選 修 必修 專業科目 科目來源 學校自行規劃科目 適用科別 農產行銷科 學分數 3/3 開課 年級/學期 三年級 第一、二學期 * 員林農工-農產行銷科 1.瞭解農產行銷的範圍 2.學習正確農產行銷的觀念 農產行銷實務 .教學綱要 1.農產行銷定義和目的 2.生產者團體 3.行銷商 4.農產行銷行政體系 5.農產品市場 6.農產行銷職能 7.農產物流管理 8.農產品市場價格 9.農產品行銷通路管理 10.農產品行銷成本 11.農產品貿易 12.農產品行銷政策 .教學內容 * 員林農工-農產行銷科 農業概論I、II 農產行銷實務 教材 1.教科書 2.報紙、雜誌、網路、期刊、論文、影片和政府發行之出版品 教材與 教學過程 教材乃由校、縣內農業生產實例,由日常生活帶領學生進入農業殿堂 本科目屬稀有類科,無合適高職用書,除由教師自編講義外,補充重點內容如下: 1.農產品識別實務 2.氣候變遷與糧食危機 3.食品安全與生產履歷 4.有機農業與生態保育5.休閒農業 6.食物里程與有機農夫市集7.農產品與營養保健 8.農產品電子商務應用9.農場參觀訪問 10.簡報製作與上台發表報告 * 員林農工-農產行銷科 (1)生態教育推廣 .教材與教學過程 (2)白蘭氏雞精參訪 (3)薰衣草森林參訪 (6)學生發表報告 (4)手工香皂體驗 (5)植物染體驗 * 員林農工-農產行銷科 1.建置員林農工電子商城 (1)民國89年與雲林科技大學商業自動化中心策略聯盟,成立 員林農工電子商城。 (2)提供校內教師網路下單訂購校內加工實習產品(醬油)服務 (3)學生學會產品上架、網路接單、後台進銷存管理等流程。 .教學成果 * 員林農工-農產行銷科 2.導入POS系統建置模擬商店由學生自行規劃、籌備商品,建立模擬零售商店,學習門市零售服務技巧,充分體會POS系統對零售業帶來的效益。 .教學成果 POS系統實作 * 員林農工-農產行銷科 3.辦理教師暑期公民營研習(1)民國98年與環球科技大學企管系合作,辦理農產品網路 行銷實務教師研習。 (2)讓農業類教師對市場行銷與農產品新通路有正確認知, 並將此觀念應用到實際教學。 .教學成果 暑期公民營研習 營養保健推廣研習 * 員林農工-農產行銷科 4.推動國際交流(1)與日本北海道深川東高校進行交流,開拓學生國際視野。 (2)雙方透過E-Mail從日常生活、教育學制到文化習俗等交換 彼此想法,了解異國文化的差異。 (3)對方學校將交流成果發表在期刊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