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2014年).ppt

  1. 1、本文档共2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请同学们回顾以下概念 损伤 修复 萎缩 肥大 增生 变性 玻璃样变 黏液样变 病理性钙化 坏死 梗死 纤维素样坏死 机化 凋亡 再生 永久性细胞 总论主要是研究和阐明存在于各种疾病的共同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转归等发生、发展规律。 各论是研究和阐明各系统(器官)的每种疾病病因、发病机制及病变发生、发展的特殊规律。 病理学总论与各论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学好总论是学习各论的必要基础,学习各论也必须联系运用总论知识,同时加深对总论的理解,两者互相联系,密切相关。 ★心血管系统疾病是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威胁最大的一组疾病。 ★目前,我国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正常动脉组织学结构 正常动脉组织学结构 血中脂质在动脉内膜中沉积,引起内膜灶性纤维性化及其深部成分的坏死、崩解,形成粥样斑块,导致动脉管壁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狭窄,并引起相应器官缺血性改变。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硬化是一组动脉硬化性疾病, 包括AS、动脉中膜钙化和细动脉硬化。 ★AS是一种与血脂异常及血管壁成分改变有关的动脉疾病。 ★AS主要累及弹力型A(如主A)和弹力肌型A(如冠状A、脑A)。 ㈠危险因素 1、脂质代谢障碍/血脂异常 2、动脉内膜损伤 3、其它因素 ㈠危险因素 1、脂质代谢障碍/血脂异常 高脂血症,是指血浆总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异常增高。 ★血浆脂蛋白中的LDL或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胆固醇)是AS的重要致病因素。 ★OX-LDL是最重要的致粥样硬化因子。 ★相反,HDL或HDL-C却具有很强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抗动脉硬化因子”、“长寿因子”、“冠心病的保护因子”等。 HDL或HDL-C抗AS发病的机制可能为: ①逆向转运胆固醇; ②使VLDL、LDL及CM以残体形式被降解和排泄; ③抗氧化作用。 高脂血症的原因: 主要是饮食中含有饱和脂肪酸组成的动物蛋白过多,而又缺少体力活动。 见于各种引起高脂血症的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机能减退、肾病综合征、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 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 AI是国际医学界制定的一个衡量动脉硬化程度的指标。 AI= [血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 ÷高密度脂蛋白(HDL)。 AI正常数值为4,数值越小动脉硬化的程度就越轻,引发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就越低;AI≥4就说明已经发生了动脉硬化,数值越大动脉硬化的程度就越重,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就越高。 2、动脉内膜损伤 正常动脉壁只有少量分子量较小的脂蛋白从血中进入内膜; 进入内膜的脂蛋白可通过中膜经外膜淋巴管移出; 在此过程中动脉壁内有少量胆固醇析出,可因动脉壁具有合成磷脂和蛋白质的能力而将它运载清除。 1、脂质渗入学说 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沉积于动脉内膜,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管壁增厚、变硬,结缔组织发生坏死形成动脉粥样斑块。 高脂血症和慢性的持续性血管内皮损伤,引发持续性的应答反应是AS的重要发病机理。 高脂血症特别是高胆固醇对内皮细胞有损伤作用,可以增加血管壁的通透性。OX-LDL对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有直接的损伤作用;并可刺激细胞因子的释放。 内皮的损伤增加了血管的通透性,有利于白细胞的粘附。 2 、纤维斑块 镜下: 大量胶原纤维(玻璃样变性) 表层:纤维帽 SMC 细胞外基质(胶原纤维、蛋白多糖) 深层:可见泡沫细胞、SMC、细胞外基质和炎细胞。 动脉瘤(aneurysm)形成: 真性动脉瘤:血管壁局部扩张、向外膨胀。斑块处中膜萎缩。 夹层动脉瘤: 中膜撕裂,血液进入血管中膜。从溃疡处或斑块内血管破裂。 (三) 主要动脉的病变 1. 主动脉粥样硬化 (1) 部位:好发于主A后壁及分支开口 处,腹主A胸主A主A弓升主A (2) 病变:常见粥样斑块及其继发改变 (溃疡、钙化、出血等) 2. 冠状动脉硬化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1、病变特点 早期,斑块分散,呈节段性分布,随着疾病的进展,相邻的斑块可互相融合。在横切面上斑块多呈新月形,多发生于血管的心壁侧,使管腔呈偏心性狭窄。 根据管腔狭窄的程度可将其分为4级: (一)心绞痛 1. 心绞痛(angina pectoris) 2.临床分型 (1)稳定性心绞痛: 心绞痛性质、强度、部位、发作次数和诱因等在1-3日内无明显改变者,多伴稳定

文档评论(0)

peace03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