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智慧与应用》13观水悟道启示.docVIP

《道德经智慧与应用》13观水悟道启示.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德经智慧与应用》13观水悟道启示.doc

第十三节 观水悟道的启示 今天我们继续来跟大家分享《道德经》:如何以大自然为师,大自然在教导我们什么。如果大家真的会看的话,大自然这个大师比一般的大师都有更高的智慧。你会看的话,你更容易开悟。老子这么高智慧的人,他的智慧怎么来?就是法天则地。老子对于水有独到的看法、独到的体悟。我们现在透过老子跟我们的分享,来看水有什么样的启示。一般人太习以为常地忽略了。 观水悟道 观水悟道 现在请大家看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所说上等智慧的人,包括老子所称的圣人、高等心灵的人、高等智慧的人,都是属于所谓的“上善”。包括最会学习、最会体悟的人,他也都是一样跟大自然看齐、学习,然后呈现出大自然所启示我们的那一种特征、特性。 “上善若水”,如果你是真的有高等智慧,那你的心灵品质层次也比较高,你所做出来的会像流水一样。那水呈现出来的是怎么样呢?这一句话很重要!请大家牢牢地背下来好好体会:“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这两句话如果你能够真的做到,可以说你已经“近于道”,也可以说你的修行已经是接近成就了。如果你认为最高的成就是成佛,那你能够做到这两句,你已经接近成佛了。如果你目的是为了要解脱,如果你真能够做到这两句,那你也已经接近真正的解脱了。 要做到这两句非常不容易!用讲的很容易,你要真正做到非常不容易。那你修行,修真的还是假的,不是用嘴巴讲、不是用头脑解析、不是写论文、不是写文章、不是著书论作,这些都很容易。你在历缘对境能不能真正做到,那才是真正的修行! 水流呈现出来的是怎么样呢?“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很多人修行认为“我修行,老子告诉我们要无为,所以我什么事情就尽量不做——无为、不做。释迦牟尼讲无我,没有这个我,我还要去做什么?无我、空——一切都空啊!”就变成消极、悲观。或是这一期的生命就是苦苦地在那里修,然后又向心外修、心外求。把很珍贵的生命一直地在那里自我否定,然后向心外去找。 老子希望我们:我们能不能跟大自然看齐学习,把每一天的生命都发挥出来!怎么样发挥呢?能不能像水一样?不是等以后,而是每一天,现在、当下!那些水它们都是现在、当下在利益众生,不是说等修成之后再来。真正生命意义的发挥是在现在、在当下。 怎么样来到每一天都“善利万物”?我们能不能来到每一天所作所为都在利人利己?包括说你要精进用功、要修行也是一样,每一天我们的心都是在利己利人,进一步来讲是没有人我之分的,那是一体的考量。我们生命的呈现,起心动念就是利益一切众生。 所以绝对不是消极悲观、不是去争名夺利,不是去想:“我怎么样拥有更高的权势、我怎么样赚更多的钱、我怎么样拥有更多的权力。”不是那些。而是怎么样去利益一切众生。“水善利万物”,这一点很重要:利益一切众生。 很多人很乐意行善布施。如果你闻思基础不够、你没有正知正见的话,你很容易又长养我慢、或是增加主宰欲,在炫耀:“我很行,我很能!”“你看,我做了很多功劳!”或是“我要争先!我要抢第一!做什么我都要比别人多、要比别人出风头!”要众生做事容易,要众生承担什么事情容易,但是你要能够来到“不争”,却是非常不容易。 有的人是不争,但是他很消极:“那些跟我无关,算了。我只是一个小小的个人,我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无争,随它去。”又是另一端。 所以众生很容易在两端:不是消极悲观,不然就是很努力、积极在做,但是却在炫耀我慢,增强那个自我,掌控、主宰。 释迦牟尼佛所讲的那个中道,孔子所讲的中庸,就是你能够很认真、积极去做,不消极、不悲观,但又无争!这个很不容易,希望大家好好体会。这个就是真正中道、中庸的那个精神——有热诚来服务、有热心来回馈,但是不争。 你们可以体会,平常自己有没有消极的心态?避世的心态?这一种避世的心态透过修行,然后认为说“我与世无争”。事实上里面是含有那个避世的心态。有的他就是很喜欢做、冲第一,要服务什么他乐意,但是一服务,当下就很容易呈现那个主宰欲、意思食、我慢,要别人听我的。如果别人不符合我们的意思,我们就排斥、攻击、批评、反弹。所以要能够来到“利万物又不争”真的很不容易——修行就在这里! 希望大家好好地深度去沉淀、去思惟:我所作所为有没有在真正利益众生?第一个问自己:我所作所为能不能来到真正利益众生?从以前到现在,我有没有在伤害众生?我嘴巴有没有常常去伤人?我的心有没有常常去嫉妒别人、攻击别人?或是我有没有透过修行在展现我慢?所以,我们有没有真正去利益众生,这个真的大家要静下来去思惟。 那我在利益众生我能不能做到真正不争?不容易。这个正是需要大家好好地深入去沉淀,你才会见贤思齐,才会真的逐渐改善、调整。不然的话,《道德经》你会背、你看过看懂,但是你做不到。所以老子后面就讲“吾言甚易知,甚易行”,甚

文档评论(0)

celkhn03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