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教育理念的落实-香港的教育改革经验.PPT

优质教育理念的落实-香港的教育改革经验.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质教育理念的落实-香港的教育改革经验

優質教育理念的落實 香港的教育改革經驗 顧爾言 2006年10月21日 優質教育理念的落實 - 香港的教育改革經驗 香港教育制度概况 世界大社會的轉變 新世紀學習觀念 高中學制改革重點 改革原因和目標 高中課程改革 考評制度改革 落實教改所面對的問題 其他國家地區的經驗 結語 香港教育制度概况 香港政府的教育開支 香港教育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百分比 Mean reading literacy of 15-year-olds: All Mean mathematical literacy of 15-year-olds: All Mean scientific literacy of 15-year-olds: All Reading literacy vs social equity: All 香港教育改革四問 為何要改 (Why)? 改些甚麼 (What)? 如何去改 (How)? 目標為何 (What)? 世界大社會的轉變 從工業社會到知識型社會 多元生產、工序外判、精簡架構、職位流失 中小企業、靈活取勝 純知識型企業的興起 「一技之長」vs 「多能善變」 交往全球化、資訊普及化 學習機會的擴充 對傳統教育制度的挑戰 知識是價值之源 ‘Almost all the rise in value added relative to physical input has reflected the substitution of new ideas — new insights — for brute human effort and material bulk’ 「一切相對於投入的增值,大都源於一些能取代勞力及大量物資的新想法、新領悟。」 (Alan Greenspan, Former Head of the US Federal Reserve) 這四家企業有甚麼共通點? 共同的成功要素 知識主導的經營理念 (A compelling idea that works) 善用現代科技 (Technology as enabler) 緊貼市場,靈活善變 (Close to market) 一職多能、小組協作 (Multi-skilled work teams) 對員工的共同要求 基本能力 – 溝通、分析、解難、 創造、合群等 靈活應變的態度和能力 樂於學習、善於學習 自立、自律、自省及與人共處的能力 能超越專業及文化局限 為何要改? 社會變了,教育制度不能不改 面對知識型社會複雜多變的要求,我們目前的學制和課程是否能適應? 目前的課程是否過份側重學術科目而忽略了學生的均衡發展? 目前分科而教的制度,是否不利培養學生融會貫通的能力? 學習的觀念正不斷改變,我們的教學策略是否也應有所調整? 新世紀學習觀念 新世紀學習觀念 - 對教育的啓示 「學習」是建構知識的過程,應由「學習者」主導。 每個人都可以從學習中得到進步,但各人的性向和學習喜好卻有不同。 每個人都必須掌握語文 (Literacy)、運算(Numeracy) 和一定的生活技能 (Life Skills),才能有效地「终身學習」。 學習者必須透過經驗或實踐,以鞏固知識、認知和技能。 學習不能脱離現實生活。 個人必須能把不同領域的知識,加以融會貫通,才能解决現實生活上的問題。 為何要改?改些甚麼? 學習觀念變了,教育制度不能不改 學生的性向和學習喜好各有不同,目前單一化的「文法中學」課程是否合適? 目前中學的「文」、「理」、「商」分流制度是否合理? 如何既容許學生多元學習,又能確保他們能掌握「终身學習」的基本工具? 在目前的班級制度下,應如何處理學生的進度差異? 既有進度差異,應如何定標準?如何評核? 學術科目與非學術科目的比例該如何定? 非學術課程應如何教?如何定標準?如何評核? 香港教育制度概况 改革原因 改革目標 從基礎教育到新高中課程 應用學習(前稱職業導向教育) 在高中二及高中三時作為選修科目以外的選擇 應用學習課程為期兩年,課程範疇都是與香港文化及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的 課程經評審及認證,由專上院校聯同學校開辦 可銜接就業與進修(包括副學位課程) 透過與其他學校及專上院校的聯網安排,學校可自由開辦應用學習的課程 新學制與現行學制比較 终身學習環境 考評改革大要 高中後設單一公開試 (香港中學文憑) 以「水平参照」(Standards-referenced)方式表達學生成績 (分一至五級,每級均有水平描述及例卷) 每科均設「校本評核」(School-based Assessment – SBA),以擴濶評核基礎 (20–30%) 参照國際基凖,以利銜接 以學生學習概覧 (Stu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