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对古诗词的赏析.docx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家对古诗词的赏析

李白《独坐敬亭山》的移情美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飘泊的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感受到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也自然增添了孤寂之感。而今,只有大自然才能给他抚慰,才能使他安宁。 文学理论说过,人郁积于内心的情感需要抒发,需要尽情的释放。当人对生活的体验达到一定的程度,出现高峰体验时,往往会使对象情感化和诗意化。这从审美的角度来说,就是“移情”。正就如中国古代思想家庄子说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即在人生体验中感到了“物”与“我”的距离(心理距离)缩短乃至最后消失,进入“物我同一”的境界。也就是庄子所说的“不知我是蝴蝶,或者蝴蝶是我”的境界。这时的“物”也有了人的情感、思想和情趣。 情动于中必行于言,那么,这种情感怎样来表现?此时,在诗人的视野里,除了“敬亭山”,一切都没有了。 因此,诗歌开始写到,“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天上高飞鸟儿远去,已经是无影无踪;天上的一朵白云,也独自的、休闲地离开了。受谗毁而遭排挤的李白,只希望寄情于山水,回归于大自然中,可是“众鸟”也“高飞尽”,“孤云”也“独去闲”了,它们都离去,这就反衬出诗人更加孤独,好像这世上,一切都离去了,而只有“我”独自一人了。可以说,这种感受是诗人受到排挤与打击后的人生体验——孤独、寂寞、无助、飘渺。 此时,鸟飞了,云也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和一动不动的“敬亭山”了。在孤寂的诗人心里,感受到“敬亭山”也好像和自己一样,也是孤独、寂寞的。他们彼此相望着,也彼此感受着。在诗人的内心深处,此时的敬亭山是自己唯一的“伙伴”,自己也是“敬亭山”唯一的“伙伴”了。因而,“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两不厌”中的“两”,当然一是指自己,二是指敬亭山。 我们要注意,在这里诗人运用的“移情”的手法,而不是拟人的手法,虽然说二者都是把人特有的情感等加于物上,但也是有不同的地方,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根据美学理论和修辞学思想,移情就是把描写的对象视为与自己有同样的情感、思想的外物,“物”在作者的心中不是“物”,而是“人”,也就是移“个人”当下情感或思想于对象上,这种情感或者思想是当下的,个人的。而拟人手法是使描写的对象具有人的思想、情感、性格等,把“物”刻画成“人”,这些情感、思想、性格等都是大众化的,具有普泛性特征。在这首诗中,由于运用了移情手法,诗人与“敬亭山”“相看两不厌”。诗人用“不厌”把自己与敬亭山紧紧地联在一起,“只有”表明“山”不离去,诗人也没有离开,好像此时的“敬亭山”懂得诗人的“孤寂”,诗人也感到“敬亭山”的“孤寂”。“山”似乎就是诗人,诗人似乎就是“山”。从西方艺术理论来说,是“异质同构”;从中国文学来说,就是“物我同一”了。诗人没有描写对象,或者塑造鲜明术形象,而是寄情于敬亭山,从而深化了情感,提高了艺术感染力。读者在阅读中,我们透过“敬亭山”,感受到诗人此时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情,也感受到诗人的处境和世人的无情与尔虞我诈的险恶,真有“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曹操《短歌行》)之感啊! 总之,由于李白的生活是动荡的,生活历程是坎坷的,人生的经历是丰富的,艺术的表现也就是超然的。这首诗歌由于诗人运用移情的手法,“敬亭山”成了“人”的化身,也蕴含着浓浓的人情。这样,读者感到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寂寞、凄凉和内心的悲痛。可以说,以物写人,人更不幸;无情之物如有情,而人之情就更为深沉。也就是说,移情美就表现在深化情感,提高艺术感染力上。? 相看不厌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审美赏析 ?李白这首《独坐敬亭山》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飘泊的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感受到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也自然增添了孤寂之感。在无奈之中,诗人只好寄情于山水,感受到只有大自然才能给他抚慰,也才能使他内心得到一时的安宁。这首诗如下: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诗歌开始写道:“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天上高飞鸟儿远去,已经是无影无踪;天上的一朵白云,也独自的休闲地离开了。因受谗毁而遭排挤的李白,现在只希望寄情于山水,回归于自然中。然而,“众鸟”也“高飞尽”,“孤云”也“独去闲”了。“孤”字,一是表明天上云少,二是在李白的眼中,一切都很孤独,就连这“孤云”也离开独自闲去了,当然这种感受是李白孤独心理的折射。诗句中一个“尽”字,一个“去”字,更好地描写了诗人所处的环境的空寂。这里,诗人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表现出在空寂中自

文档评论(0)

woai118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