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做更好的自己-萨提亚沟通模式
行为:有活力、有创造力、有生命力、独特、负责任、接纳 言语:开放而分享的;聆听他人;带有感受、思维、期待、愿望以及不喜好的诚实;言语与身体姿势、语调以及内心感受相匹配 资源:高自尊、自我觉察、开放的、关怀自己与他人、统一整合 2:50 小橙子一直渴望自己是一只菠萝,当自己的期待最终没有被满足时,TA就绝望了。 ? 是的,小橙子的期待需要调整,而“我是谁”更是小橙子最根本需要解决的问题。“我是谁?”就好比一个地基,地基夯实,在“地基”之上建立的渴望、期待才不会崩塌。 就像约翰.贝曼老师所说:“我们需要先看见自己内心的美好,才可能真正看见别人的;我们要先感受到自己的爱,之后才可能去爱别人。” 小橙子不用假扮成菠萝,TA原本可以作个快乐的橙子。 ? 我是谁?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可是我们是否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呢? ? 特别喜欢约翰.贝曼老师的一段话,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 “如何发现自己的资源,进而喜欢自己、欣赏自己、接纳自己,觉得自己是值得的。这些都关乎人们如何来看待自己。人们习惯了由外面被告知“我是谁”,而人们要学会从内在感受自己是谁,成为自己的评估者。” * 做更好的自己 黄海娟 Virginia Satir “家庭治疗的哥伦布” “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师” “极端的人本主义者” (1916-1988) 萨提亚模式的目标 更高的自尊感 自在 更有选择能力 自由 更自我负责任 自主 更和谐一致 自信 五种沟通姿态 五种沟通姿态 【沟通场景】 某天,你和老公要去参加一个婚礼,你精心挑选了一件漂亮的衣服,兴高采烈地准备出门,老公看着你说:“你怎么穿件这么难看的衣服?” 五种沟通姿态 沟通三要素 自我:我是否接触到自己的感受与需求,并愿意为自己表达与行动。 情境:我是否注意到双方所处的环境与客观条件,并愿意以对等协商的态度处理彼此所面临的问题。 他人:我是否关心与接纳对方的感受与需求,并愿意积极倾听与探询。 讨好型 内心独白: “我不值一提。我不值得被爱。 “我应该永远对别人和颜悦色。 “我决不能让别人生气。” “我不可以冒犯任何人。” “这全是我的错。” 指责型 内心独白: “我是孤立而且不成功的。” “只有让别人听从我,我才是有价值的。” 超理智型 内心独白: “我感到脆弱和孤立。” “一切都是学术的。” “一个人必须有才智。” “我不能表现出任何感受。” 打岔型 内心独白: “没有人关心这个。” “没有属于我的地方。” “我真不讨人喜欢。” 一致型 和谐 敞开(真实) 滋养 支持 脚踏实地 高自我价值 接纳自己与他人 如何做到表里一致 我们不一定每时每刻都能做到一致的反应,但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五种沟通姿态,允许自己从自动化模式转化到自由选择的模式 运用“冰山”来觉察自己 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 运用“冰山”来觉察自己 萨提亚模式解读法国动画片《绝望的橙子》,教你看懂冰山! 我是谁? “如何发现自己的资源,进而喜欢自己、欣赏自己、接纳自己,觉得自己是值得的。这些都关乎人们如何来看待自己。人们习惯了由外面被告知“我是谁”,而人们要学会从内在感受自己是谁,成为自己的评估者。” ---Dr. John Banmen Virginia Satir 是美国家庭治疗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被视为家庭治疗的先驱,甚至有人称之为“家庭治疗的哥伦布”。《人类行为杂志》称她为“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师” 小学校长,在芝加哥大学进修,毕业后取得社会工作硕士学位。精神科的社会工作人员,所受的训练深受当时流行的心理分析学派的影响。1951年她开始私人执业,尝试用家庭治疗的方法,发现效果十分理想。1955年在伊利诺大学讲授《家庭动力学》,1959年创立了“心智研究所”。1964出版了《联合家庭治疗》。研究《人文心理学》,个人内在自我和家庭关系之间的互动作用。她是个极端的人本主义者,凡事皆以人为本位。她认为真正的人本主义着重的是“你和我”,而不是“你或我”,关心的是“我们”,而不是“我”,否则便沦为自私自利了。 * 每种姿态往往是从那里父母学来的。家庭里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或者父母的表现,都让我们觉得自己这样的姿态是最好的处理办法。举例来说,如果父亲很严厉,母亲很讨好,他们这样相处了很多年。我们就觉得这两种方式是处理矛盾的最好办法,但没有觉察到各自的真实感受。当我们结了婚,遇到矛盾时,这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苏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3-2024年卫生健康委公务员考试录用67人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大学影视鉴赏》全套完整版教学课件(共877页PPT).pptx
- 2023-2024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高一(上)期末英语试卷(含解析).docx
-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重点句子翻译导学案……详解(刘).docx
- 2025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高效备考策略 .pdf
- 产品思维30讲的关键.pdf
- 五权宪法原理.ppt
- 烟台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 2023年1月浙江省高考英语真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