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G321线某边坡水毁塌方分析和处治
G321线某边坡水毁塌方分析和处治
摘要:针对国道G321线德庆路段K163+150~K163+400处右侧高边坡水毁塌方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合该边坡特点进行了综合治理。边坡防治措施遵循对降雨有效拦截、迅速排除、衔接顺畅、防渗防冲等原则,采取了相应的坡面排水及边坡平台排水措施和边坡防护措施,为以后类似边坡水毁工程的分析与治理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边坡水毁 塌方公路成因处治
中图分类号:F5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国道G321线途经高要、德庆、封开,属山岭重丘区地貌,处于亚热带多雨地区。该边坡位于国道G321线德庆路段K163+150~K163+400处右侧,属开挖路堑边坡,边坡长度为250米,边坡最高处高度为96米,总体坡角为38°,临空面积为30000平方米。边坡地质条件复杂,大部分坡面排水设施不完善,仅设土质截水沟,路堑开挖较深、坡面汇水面积大。自5月下旬以来的持续强降雨,特别受热带风暴“风神”台风的影响,普降暴雨、大暴雨,导致本路段受灾十分严重, 6月26日中午K163+120~K163+380段右侧路堑高边坡开始不断发生坍塌,塌方堆积路面,覆盖四个车道,导致双向交通中断,当地管养公路局立即组织机械、人员抢通。虽能勉强维持交通,但仍存在影响行车安全隐患,急需对塌方边坡进行防护治理。
二、气候及地质地貌背景
本段边坡地处亚热带,夏长冬短,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1.2℃ ,月平均最高气温29.5℃,月平均最低气温11.5℃,极端最高气温38.7℃,极端最低气温-1.0℃。年降雨量1650毫米,日降雨量最大为317毫米,雨季集中在4~7月份。风力:历年最大风速34m/s,平均每年有5~7次台风对肇庆市有影响,其中7~8月受台风影响较多。
该路段及附近为燕山三期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由于裂隙发育及颗粒较粗,在物理风化及化学风化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厚度较大(一般10~30m)的全花岗岩及其残积土。该边坡覆盖层土质为黄色粘性砂质土,土质疏松,遇水极不稳定;下伏层为岩层,深灰色硬度高、稳定性好,未见滑移和崩塌现象。覆盖层与岩组层组成弱联结体,当雨水下渗时,粘结力失效,上覆层失稳,在重力的作用下,沿覆盖层与岩层交汇面易产生滑落。
该路段及附近地貌为丘陵地貌区,相对高差30~200m,坡度一般25~40度,冲沟发育,水土流失严重。
三、水毁产生原因
根据现场踏勘,产生大面积塌方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岩石风化强烈:从坍方边坡看,从上至下风化垂直分带明显,大致依次为0~5m为砂质亚粘土(残积土);5~15m为全风化花岗岩;15~25m为强~中风化花岗岩;25m以下为微风化花岗岩。标高越往上,亚粘土及全风化花岗岩厚度越大。残积土及全风化岩,在坡率较陡的位置,在长时间雨水作用下土体吸入雨水呈饱和甚至过饱和状态,重力一旦超过土体抗剪强度就形成坍塌甚至滑坡。本路段属于上部土层边坡坍塌。
2、冲蚀作用:根据踏勘结合万分之一地形图,塌方路段边坡之上存在两个规模较大的冲蚀沟,其长度170m,宽度35~60m,呈上游宽下游窄的“粪箕状”。冲蚀沟内外土体由残积土及全风化花岗岩构成,其边坡陡峭,在雨水长时间作用下,土体产生饱和甚至过饱和,在自重作用下坍塌并随暴雨雨水形成类似于泥石流状的“泥流”,倾泻到下游的公路上。简单而言,可解释为:由公路边坡坍塌加上冲蚀沟带来的“泥流”形成了本次的公路边坡塌方,排除了大滑坡形成的可能。事实上,踏勘过程未发现滑坡裂缝或错台现象就是明证。
3、原有边坡防护措施较差:滑坡发生在连续多次强降雨之后,滑坡体厚度普遍小于6m,属顺层浅层土质滑坡,滑动面为残坡积土层与强风化岩层交界面。滑坡是受不利结构面控制和连续强降雨的影响而产生的。原设计坡面排水措施较差,而线路所属区域属东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多雨,每年4~7月为雨季,受台风影响常发生强降雨。失稳破坏边坡岩土体内地下水的破坏主要表现为:降低滑面的正应力,减小摩阻力,进而降低了滑坡体抗滑力;同时孔隙水压力产生的“水楔作用”推动了坡体上裂隙的扩展进程,进而破坏岩体,使边坡发生渐进性破坏。而坡体内的顺倾结构面为其提供了条件。同时由于边坡水的入渗使坡体内孔隙水压力快速增加,这在边坡变形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连续强降雨使坡面水流不能及时排出,沿结构面下渗使裂隙扩展,进而边坡水在顺倾裂隙和土岩界面进行强渗流,形成一潜在软弱滑动带,同时边坡水使其抗滑力逐渐降低,饱和土体便在自重作用下沿潜在滑动面下滑。
四、水毁修复设计
1、设计思路
为了满足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双重目标,确保路堑边坡稳定,遵循“安全绿色、水土保持、恢复自然、环保之路”的修复设计原则,结合本工程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App界面设计和移动交互体验设计方法研究.doc
- APP营销和传统无线营销对比探讨.doc
- Apriori算法分析和探讨.doc
- AQ8006和GB―T27025比较和分析.doc
- ArcGIS下农村宅基地数据库建立和研究.doc
- ARMFPGA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教学项目设计和实施.doc
- ARM和FPGA通信接口板设计.doc
- ARM汇编语言和CC语言混合编程实现方法.doc
- Arp协议欺骗原理分析和防范措施详解.doc
- ARP攻击和园区网安全技术研究.doc
- GAAS80580焊机工艺和安全操作技术探讨.doc
- GAIRS空气压缩机耗油过多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法.doc
- GB2828.1抽样检验规则分析和实务.doc
- GB502432002 通风和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风管漏风量检测问题应用实例分析.doc
- GBF空心楼盖设计和施工.doc
- GBS临床病例观察和诊疗研究.doc
- GBT 11345―2013和GBT 11345―1989手工焊缝超声波检测标准差异分析.doc
- GCr15钢管生产工艺要点和理论分析.doc
- GBT29256.5―2012和FZT01093―2008测定机织物纱线线密度探讨分析.doc
- GDM和尿路感染临床22例分析.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