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9256.5―2012和FZT01093―2008测定机织物纱线线密度探讨分析.docVIP

GBT29256.5―2012和FZT01093―2008测定机织物纱线线密度探讨分析.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GBT29256.5―2012和FZT01093―2008测定机织物纱线线密度探讨分析

GBT29256.5―2012和FZT01093―2008测定机织物纱线线密度探讨分析   摘要   本文通过对机织物的经纱和纬纱分别采用GB/T 29256.5―2012《纺织品 机织物结构分析方法 第5部分:织物中拆下纱线线密度的测定》和FZ/T 01093―2008《机织物结构分析方法织物中拆下纱线线密度的测定》两种标准中的方法(A)进行纱线线密度测定,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标准大气试验环境下,经纱和纬纱分别采用GB/T 29256.5―2012和FZ/T 01093―2008两种不同的标准方法(A)测定的纱线线密度结果均无显著差异,且采用GB/T 29256.5―2012方法测定的经纱线密度结果与采用FZ/T 01093―2008方法测定的经纱线密度结果的差值的离散程度小于纬纱。   关键词:机织物;纱线线密度;标准方法;探讨   1 前言   线密度是描述纱线粗细程度的常用指标之一,纱线的线密度影响到纺织品的物理机械性能、手感、风格等,它是进行织物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机织物中经纬纱线的线密度也是描述机织物规格的一项重要指标(机织物规格主要包括纤维含量、纱线线密度、密度、单位面积质量、幅宽五项),机织物中纱线的线密度有多种表示形式,一般采用与纱线截面积成比例的间接指标来表示。常用的指标有特克斯(tex)、公制支数(Nm)、英制支数(s)、旦数(D)4种,其中特克斯(tex)和旦数(D)两种数值越大,表示纱线越粗;公制支数(Nm)和英制支数(s)两种数值越大,表示纱线越细[1]。   我国检测机织物纱线线密度采用的是GB/T 29256.5―2012《纺织品 机织物结构分析方法 第5部分:织物中拆下纱线线密度的测定》[2]国家标准,此方法标准存在检测效率低、耗时长等问题,而原有的FZ/T 01093―2008《机织物结构分析方法织物中拆下纱线线密度的测定》[3]行业标准检测效率相对较高,耗时短,本文通过对不同种类机织物的经纱和纬纱分别采用GB/T 29256.5―2012和FZ/T 01093―2008两种不同的标准中方法(A)进行纱线线密度测定,对比分析确定这两种标准方法的测试结果是否有显著性差异,为修订国家标准提供技术参考。   2 试验   2.1 原理   从长方形的机织物试样中拆下纱线,测定其伸直长度,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调湿后测定其质量,根据所测得质量和伸直长度计算其线密度[2-3]。   2.2 环境条件   温度为(20±2)℃,相对湿度(65±4)% 。   2.3 设备   ME204/02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YG111型纱支测定仪(安徽省江南机械厂)。   2.4 试样及制备   选取不同种类的机织物,如纯棉织物,棉、化纤混纺织物,羊毛织物和麻织物等共25种面料,试样编号为1#~25#。   根据GB/T 29256.5―2012,试样至少调湿24h,从调湿过的试样中裁取7块长方形试样,其中两块试样为经向试样,试样的长度方向沿样品的经向,5块试样为纬向试样,试样的长度方向沿样品的纬向,样品的长度相同,至少250mm,试样的宽度至少应含有50根纱线。   根据FZ/T 01093―2008,试样调湿至少24h,从调湿的样品中裁取经纬向试样至少两块,样品长度相同,约为250mm,试样的宽度至少含有50根纱线。   2.5 方法与过程及计算   方法与过程及计算分别按GB/T 29256.5―2012(方法A)和FZ/T 01093―2008(方法A)标准规定执行。   3 结果与讨论   3.1 结果   将不同类别的25组试样分别采用GB/T 29256.5―2012和FZ/T 01093―2008两种不同标准方法进行织物中拆下纱线线密度测试,检测结果见图1。   (说明:“T”表示经纱;“W”表示纬纱;“TG”表示采用GB/T 29256.5―2012国家标准测定经纱线密度值; “WG”表示采用GB/T 29256.5―2012国家标准测定纬纱线密度值;“TF”表示采用FZ/T 01093―2008行业标准测定经纱线密度值;“WF”表示采用FZ/T 01093―2008行业标准测定纬纱线密度值。)   从表1和?D1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标准方法测定经纱线密度的差值的标准差(0.126)小于纬纱线密度的差值的标准差(0.466),说明采用两种不同的标准方法测定经纱线密度的差值的离散程度较小。两种不同标准方法的测定经纱线密度的差值绝大多数分布于0或0轴上方,分布范围较窄,差值的最大绝对值仅为0.3;纬纱线密度的差值在0轴上方与下方变动,不具规律性,分布范围较宽,差值的最大绝对值达到1.5。   3.2 检验结果的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