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痛经病历(一).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痛经病历(一).doc

PAGE \* MERGEFORMAT1 病历一 病患:XXX,26岁,女性,已婚,职员,电话:XXXXXXXXXXXX 主诉:每次来月经腹疼不适,感到小腹部发凉,甚至不能上课。 现病史:来月经,小腹冷痛甚绞痛,面色青白,小腹部发凉,得热痛减,经水量少,经色紫黑。 中医辩病辩证依据: 1、诊病依据 主诉,每次来月经腹疼不适,询问,无其它疾病,检查体温、血压、腹诊均正常,为伴随月经周期出现小腹疼痛,病为痛经, 2、症形依据 感到小腹部发凉,病情现状恰为月经期,小腹冷痛甚,发凉,得热痛减,经水量少,经色紫黑,询问得知其嗜食寒凉,经行不爽,畏寒便溏,舌象,舌边紫或牙龈紫黯,脉诊,脉沉紧。为寒湿凝滞型痛经 3、病因病机依据 经期感寒,寒湿伤于下焦,客于胞中,经血为寒湿凝滞,溢泻不畅而致疼痛。 中医病症鉴别 寒湿凝滞型痛经往往与气滞血瘀型痛经症状混淆 寒湿凝滞型痛经:是由于受到寒气、湿气的入侵,日常生活、工作的环境经常潮湿、阴冷,或者忽冷忽热,造成寒气下结,湿气不能顺畅排泄,形成血瘀的症状。表现为遇冷、潮湿就会加重,小腹喜温喜按,得暖痛减,经色淡量少,伴有腰酸腿软,手足欠温,小便清长等。 气滞血瘀型痛经:是由于情志不畅,长生气、又得不到释放,引起肝气内结,气机下沉与小腹,一段时间后造成血瘀、疼痛的症状。表现为有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加重,月经前心烦、胸闷,为小事而大发脾气,伴有乳房及胸胁部胀痛。 两者初期可以分清,如果已经时间较长,可能会形成相互的转化,或者合并的症状。 中医疾病诊断 经望、闻、问、切,为伴随月经周期出现小腹疼痛,病为痛经。 中医症候诊断 经望、闻、问、切,属寒湿之邪伤及下焦,客于胞中,血被寒凝,行而不畅,因而作痛,为寒湿凝滞型痛经 中医治法 治法:温经祛寒,活血止痛。 方剂名称加减 代表方剂:少腹逐瘀汤加减。 处 方:小茴香15g、干姜10g、元胡15g、五灵脂15g、没药10g、赤芍20g、杜仲20g、川芎15g、当归25g、蒲黄15g、肉桂10g、红花10g、乌药20g。 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病历二 病患:XXX,女,24岁,已婚,公司职员,电话:XXXXXXXXXXX 主诉: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半年余。 现病史:小腹胀痛明显,行经量少、淋漓不畅、血色紫黯有血块,或呈腐肉片样物,压下则疼痛减轻,胸胁乳房作胀。 中医辩病辩证依据: 诊病依据 规律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体温、血压、腹诊,B超检查,均正常,无其它疾病,病为痛经, 症形依据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经前有乳房胀痛,胸闷不舒,经行小腹疼痛拒按,行经量少、淋漓不畅、血色紫黯有血块,或呈腐肉片样物,块下则疼痛减轻,舌质紫黯,舌边或有瘀点,脉沉弦。为气滞血瘀型痛经 3、病因病机依据 冲任气血郁滞,气血运行欠畅通,故经前乳房胀痛,胸闷不舒,经期少腹胀痛、拒按,经量少或排出不畅;经血瘀滞,故色暗有块;块下瘀滞稍通,故疼痛暂减。舌质紫暗,脉沉弦,均为气滞血瘀之象。 中医病症鉴别 寒湿凝滞型痛经往往与气滞血瘀型痛经症状混淆 寒湿凝滞型痛经:是由于受到寒气、湿气的入侵,日常生活、工作的环境经常潮湿、阴冷,或者忽冷忽热,造成寒气下结,湿气不能顺畅排泄,形成血瘀的症状。表现为遇冷、潮湿就会加重,小腹喜温喜按,得暖痛减,经色淡量少,伴有腰酸腿软,手足欠温,小便清长等。 气滞血瘀型痛经:是由于情志不畅,长生气、又得不到释放,引起肝气内结,气机下沉与小腹,一段时间后造成血瘀、疼痛的症状。表现为有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加重,月经前心烦、胸闷,为小事而大发脾气,伴有乳房及胸胁部胀痛。 两者初期可以分清,如果已经时间较长,可能会形成相互的转化,或者合并的症状。 中医疾病诊断 经望、闻、问、切,为伴随月经周期出现小腹胀痛,病为痛经。 中医症候诊断 经望、闻、问、切,属冲任气血郁滞,气血运行欠畅通而作痛,为气滞血瘀型痛经 中医治法 治法:行气止痛、活血化瘀。 方剂名称加减 代表方剂:少腹逐瘀汤加减。 处 方:当归12克,赤芍10克,川芎6克,生蒲黄10克,干姜6克,肉桂6克,炒小茴香6克,制没药10克,元胡索12克,泽兰15克,木香6克,川牛膝10克,香附5克,枳壳5克。柴胡5克,青皮5克。 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病历三 病患:XXX,女,25岁,未婚,职员,电话:XXXXXXXXXXX 主诉:每次行经期间,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舒,月经量少,色黯有块,畏寒身痛,舌淡黯,苔白腻,脉沉紧。 现病史:行经腹痛,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舒,月经量少,色黯有块,畏寒身痛。 中医辩病辩证依据: 1、诊病依据 主诉,每月行经腹痛,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舒,询问,无其它疾病,检查体温、血压、腹诊均正常,为伴随月经周期出现小腹疼痛,病为痛经, 2、症形依据 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舒,询问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