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原理12.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境化学原理12

3、平衡常数 aA + bB = cC + dD K =[C]c[D]d/[A]a[B]b4、浓度与活度 a = γC (KiaL为有机污染物的气/纯液体中的分配系数)(空气/溶剂分配体系) 在许多环境化学变化中就涉及到这些最基本的原理。如在讨论化学平衡时往往用到热力学函数之间的关系(环境理论化学)。 三、环境化学的发展方向 凡与环境变化相关的化学过程、方法、结果都是环境化学研究范畴,其涉及的方面很多,在介绍环境化学的重点理论、方法的同时,力求同学们上完此课程后,不再在思想上是一些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而是使同学们在今后的研究中有所借鉴。 因此,环境化学学习: 1、挑战性;2、定义和理论;3、与实际相联系。Title:?Fate of penta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in soil: Abiotic sorption, plant uptake, and the impact of interspecific plant interactions五溴二苯醚类在土壤的归趋:非生物吸附,植物吸收和不同植物互作对其之影响 Source:?ENVIRONMENTAL SCI TECHNOL 40 (21): 6662-6667 (2006) (一)与环境化学有关方面的 几个重要术语 1、污染物(Pollution或Pollutant) 该术语的定义是:由于人类活动的结果,使一种物质的存在,大于其天然的浓度,并对自然环境最终产生有害影响,这类物质被称为污染物。 例如:磷矿的开采,镉米的形成2、沾染物(Contaminant) 该术语的定义是:某种化学物质偏离它在自然环境中的正常浓度,除非它们具有某些有害效应,否则,一般不将其视为环境污染物,这类物质被称作沾染物。 举例:某个井水中的一些盐基离子超标。3、接受体(Acceptor) 接受体是受污染物影响的任何事物。 举例:眼睛被甲醇刺伤,眼睛就是接受体,厌氧条件下死亡的鱼就是水污染的接受体。4、汇(Sink) sink是英语中有“下水道”的含意,是一种污水坑,但在环境化学中sink是污染物的长期储库,尽管这个库并不是永久性的,但它在一段时间是长期存在的。 例如,大理石建筑可能是大气酸雨的一个汇: H2SO4+CaCO3→CaSO4+H2O+CO2↑ 通过这个反应,大理石就把硫酸固定为墙的组成成分;河流、湖泊都可能是某种污染物的汇,对应于“源”—“source”。5、源污染 (1)点源污染(Point source pollution) (2)面源污染 面源污染在很多场合称为“非点源污染”(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或称为“散源污染”(Diffuse source pollution)。 通常,对于面源污染,除了从源头控制污染物外,还有污染物“汇”的防治方法(即末端治理):湿地去除、水生植物去除、生物技术防治等。6、环境的圈层结构(1)水圈(Hydrosphere) 水圈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水库、积雪场、冰川、极地冰帽和地下水。 (2)岩石圈(Lithosphere) 岩石圈包括固态地球的外部,一般而言,岩石圈包含地壳中的矿物,组成土壤的矿物复合物和可变化的混合物、有机物质、水和空气。(3)土壤圈(Pedosphere) 在地球各圈层中的物质与我们关系最紧密的是土壤,其研究对象是岩石圈中最活跃部分。通常,将岩石圈中的这部分称为“土壤圈”。(4)大气圈(Atmosphere) 大气圈是地球周围气态环境的总和。(5)生物圈(Biosphere) 生物圈包括活的有机体以及与它们活动直接相关的周围环境。生物圈受环境的化学影响很大,反过来,生物圈的变化对大多数环境,特别是岩石圈、水圈的化学性质产生有力的影响。(二)环境分析化学和化学形态 研究进展 环境分析化学运用现代分析化学理论和分离技术,认识与定量测定环境中相关物质的种类、组成、成分、含量、价态和形态。在过去的50年中,环境分析化学对一些重大环境问题的解决作出了重要贡献。 典型事例:①痛痛病: 20世纪50年代,通过11年的艰苦探索和研究,最后由环境分析化学工作者用光谱法检测→患区河水Pb、Cd、As超标→患区土壤和粮食Pb、Cd偏高→患者骨头光谱定量Zn、Pb、Cd高得惊人→分别用Zn、Cd、Pb饲养动物,病理解剖→最终证实Cd对骨质的严重危害。②水俣病—环境分析—甲基高汞 该病于1953年首先在日本熊本县水俣湾附近的渔村发现。患者具有明显神经症状如突发性惊吓、两眼斜视等痉挛、麻痹、意识障碍等急性发作,并很快死亡。 在调查中发现,尽管母体并无特殊病症,分析检测胎儿的发汞,发现其含量很高,为水俣地区以外健康者的10~100倍(气相色谱和原子荧光联用 )。 汞系水俣氮肥厂排出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