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论复习学案3认识论之认识的知识.doc

认识论复习学案3认识论之认识的知识.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认识论复习学案3认识论之认识的知识

认识论复习学案3认识论之认识的知识 【典例1】2017年1月3日,国家教育部发函至各省教育厅:要求将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所有的“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这体现了( ) A.实践是认识的根本途径 B.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C.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答案】B 【解析】实践是认识的根本途径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项不选;将教材中的“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这说明人的认识是发展变化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B项正确;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项错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在材料中没有反映,D项不选。 【典例2】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真理、科学理论都是( ) A.对事物现象的认识 B.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 C.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D.对人们的实践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答案】C 【解析】A、B并不是这几者共性的反映。D项表述错误,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都有正误之分,因而其性质相应的也有推动作用和阻碍作用两种。故选C。 【典例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作出的重大决策。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选择。从开国大典前夕的《共同纲领》播下法治的“种子”,到民主法制在经历曲折后的艰辛探索,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加快,无不体现法治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 党的十五大 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党的十六大 提出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还把依法治国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基本内容 党的十八大 阐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要思想 党十八届三中全会 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目标任务,一整套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治理体系加紧构建,全面提升治理能力的改革深入推进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 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谈谈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探索是如何体现这一过程的。(8分) 答: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长期探索,说明我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历曲折的过程。(2分)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决定了对建设法治国家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2分) ③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对法治国家的建设的认识也是一个前进上升的过程。(2分) ④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对法治国家的建设的认识是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真理的体现。(2分) 变式训练 1.深圳市为了治堵启用了HOV车道(指专供乘载至少2人以上汽车所行驶的车道)。针对HOV车道,第一次民调显示,深圳六成人认为HOV车道合理利用了现有道路资源,提高了城市出行效率。但第二次民调时却有超六成人认为HOV车道不适合在公共交通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推行;还有人认为,推行此举,需要规范合乘、设置拼车专用道、拼车专用停车点、拼车保险等;材料表明 ( )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②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人们无法达成共识 ③通过实践的效果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④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推动认识的发展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在物理学大师爱因斯坦提出引力波预言百年之后,美国科研人员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第一次成功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从而找到了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引力波的发现再次佐证了( ) ①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②意识能能动地改造世界 ③意识具有直接的现实性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山东省寿光现代中学2017届高三月考)2015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为全年经济增速为7%左右,较之2011年的9.3%、2012年的7.8%、2013年的7.7%、2014年的7.4%呈现出下滑态势。这种经济增速下滑、风险凸显以及红利转换的状况,究竟是后危机时代短期的不稳定性,还是意味着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学术界争议颇大。学术界对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争议表明( ) ①真理与谬误是相对的,互相包含的 ②认识对象是复杂多变的,人们对同一事物的正确认识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③由于主体的方法不同,认识具有差异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因主体的实践经历而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4.(2015·安徽文综)漫画揭示的哲理是 《生活在不同高度世界的人,有很不同的视野》 A.人的认识受主客体因素制约 B.人的主观认识影响客观环境 C.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就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