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几种常见猪病的防治及诊断
PAGE
PAGE 1
几种常见猪病的防治及诊断
猪大肠杆菌病 HYPERLINK /link?url=LRlsRiGoWfsGO42JCBiQXDpeTUzqysN8a04nMB-ktyigUZWMPLSKESZ0d6UOFNFF171aLPOZvM3wAPhy3ENfu_ \o 编辑本段
病原
本属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胞,一般有数根鞭毛,常无荚膜的、两端钝圆的短杆菌。在普通培养基上易于生长,于37℃24h
本菌对外界因素抵抗力不强,60℃15min
发病机理
现代的研究揭示了大肠杆菌致病的本质是由于多种毒力因子引起的不同的病理过程。
内毒素:大肠杆菌内毒素是大肠杆菌外膜中含有的脂多糖,当菌体崩解时被释放出来,其中的类脂A成份具有内毒素的生物学功能,是一种毒力因子,在败血症中作用尢为明显。
外毒素:大肠杆菌外毒素分两大类,第一类为不耐热肠毒素(LT)和耐热肠毒素(ST)。LT有抗原性,分子量大,60度经10分钟破坏,可激活肠毛细血管上皮细胞的腺苷环化酶。增加环腺苷酸(cAMP)产生,使肠粘膜细胞分泌亢进,发生腹泻和脱水;而ST可激活回肠上皮细胞刷绒毛上的颗粒性的鸟苷环化酶,增加cGMP产生,同样引起分泌性腹泻。
细胞毒素:SLT有3型:SLT-ⅠSLT-Ⅱ及SLT-Ⅳ,目前研究发现SLT-Ⅱ使猪产生水肿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除此之外据有致病性的因子还有定植因子、直接侵袭性、大肠杆菌素。
临床症状
仔猪黄痢
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 1-7日龄左右的仔猪发生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疾病。临床上以剧烈腹泻、排黄色水样稀便、迅速死亡为特征。剖检常有肠炎和败血症,有的无明显病理变化。
从病猪分离到的大肠杆菌有溶血性或非溶血性两类,其O抗原型因不同地域和时期而有变化。但在同一地点的同一流行中,常限于1~2个型。多数病原菌株都有菌毛吸着因子并产生肠毒素,已知吸着因子(也称粘着因子)有K88、K99、987P、F41四种,且各具独特的抗原性。肠毒素以热敏肠毒素LT为主。这是大肠杆菌引起仔猪黄痢的两个主要因素。
诊断要点
1.流行特点 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流行。炎夏和寒冬潮湿多雨季节发病严重,春、秋温暖季节发病少。猪场发病严重,分散饲养的发病少。
头胎母猪所产仔猪发病最为严重,随着胎次的增加,仔猪发病逐渐减轻。这是由于母猪长期感染大肠杆菌而逐渐产生了对该菌的免疫力。在新建的猪场,本病的危害严重,之后发病逐渐减轻也就是这个原因。新生24h内仔猪最易感染发病。一般在生后3天左右发病,最迟不超过7天。在梅雨季节也有生后12h发病的。头胎母猪产的仔猪最易发生本病,随着日龄的增长,发病率和致死率逐渐减少。
2.临床特征 潜伏期短,一般在24h左右,长的也仅有1-3天,个别病例到7日龄左右发病。窝内发生第一头病猪,一二天内同窝猪相继发病。最初为突然腹泻,排出稀薄如水样粪便,黄至灰黄色,混有小气泡并带腥臭,随后腹泻愈加严重,数分钟即泻1次。病猪口渴、脱水,但无呕吐现象,最后昏迷死亡。
3.病理变化 尸体脱水表现皮肤干燥、皱缩,口腔粘膜苍白。最显著的病变为肠道的急性卡他性炎症,其中以十二指肠最为严重。
4.实验诊断 通常根据发病日龄、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一般可作出诊断。确诊必须有赖于实验检查。其方法为:采取发病仔猪粪便(最好是未经治疗的),或新鲜尸体的小肠前段内容物,接种于麦康凯或鲜血琼脂平板上,挑取可疑菌落作纯培养,经生化试验确定为大肠杆菌后,再作肠毒素或吸着因子的测定。
(1)肠毒素测定:选择健康的青年家兔,禁食48h(饮水不限)。将待试菌株在普通肉汤(最好是CAYE—2培养液)内,用电动搅拌器以60~240r/min、在37℃连续有氧搅拌培养18h。以无菌手术切开兔腹壁,自盲肠游离端的回肠开始,沿向心方向用4号丝线单结扎,注射段长4~5cm,间隔段3~4cm
(2)吸着因子的显微镜检查:将回肠前段反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用接种环从粘膜取材作细菌涂片,染色镜检。阳性者在片中每个视野均可发现大量大肠杆菌状细菌。如没有吸着因子的大肠杆菌则细菌被冲洗干净,视野中基本没有细菌。有吸着因子、特别是具有K88的大肠杆菌,一般都能产生热敏肠毒素。因此,查出大肠杆菌的吸着因子,一般就能证明是致病菌。
非致病性大肠杆菌,只能产生内毒素,不产生肠毒素,故用小肠结扎试验呈阴性反应。
防治措施
治疗 出现症状时再治疗,往往效果不佳。在发现1头病猪后,立即对与病猪接触过的未发病仔猪进行药物预防,疗效较好。大肠杆菌易产生抗药菌株,宜交替用药,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先做药敏性试验后再选择用药。
普美仙,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3-5天。
药物预防:仔猪出生后1天、7天、14天可用远征公司生产的普美仙或奥克米先注射0.5ml、1ml、1.5ml。
综合性防疫卫生措施 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