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第15课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PAGE
PAGE 1
教 学 设 计
学校:毓文中学 小组负责人: 王也丹
课题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型
新授
设计人
王也丹
课
标
要
求
(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2)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考
纲
解
读
考点:新文化运动对辛亥革命的继承性、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特点。应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以及站在今天看新文化运动这个角度。
教
学
目
的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况;2、新文化运动前期内容;3、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概况及成果
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以及对辛亥革命的批判性与继承性。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背景、内容的史料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史实论证问题的能力。
创设新文化运动兴起主体内容的情境,
启发学生讨论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
通过新文化运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
马克思主义传播
重
点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及主要内容。
难
点
新文化运动对辛亥革命的继承性;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学
情
分
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关注历史与现实的对接,对图文并茂、真实性的历史有着极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对历史现象的认识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真正的理性和全面性。所以,在教学中应用创设情景、采用启发式讨论法,完成本节课教学,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教案附页:
共 案
个 案
一、课前导学及提问(附1:导学案):
二、导言方案:
播放配乐情景再现:从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从甲午战争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袁世凯称帝,质疑:中国出路在哪里?导言:当中华民族徘徊、迷茫之际,一本激情洋溢的刊物、一座激情四射的大学,一群激情飞扬的人物给中国带来了新的希望,由此一段激情岁月燃烧了整个华夏大地。今天就让我们重新回味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导入新文化运动)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实施策略: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屏幕展示史料,师生互动,共同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并得出结论:
材料一:
材料二:?(袁世凯)为了称帝,通令全国要“尊崇孔圣”,“务以孔子之言为旨归”。
材料三:1915.5.9日本强迫中国签订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材料四:先进知识分子奋起反击
教案附页:
共 案
个 案
在分析讨论基础上得出结论:
(1)政治基础:辛亥革命后,列强侵略,军阀独裁,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
(2)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3)思想基础: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还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4)领袖推动: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推动。
进而师生探究:从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看,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们是如何认识辛亥革命的?站在今天看,新文化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关系是什么?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的概况
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梳理教材。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代表人物有哪些?指导思想是什么?宣传阵地在哪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在哪里?
(2)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设问:
①为什么说1915年《新青年》(《青年杂志》)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②为什么北大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中心?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屏幕展示史料,师生互动,说出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材料1: “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陈独秀
材料2: “国人等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即民主)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3:打倒“孔家店” ——吴虞
材料4:“我翻开历史一查,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仔细看了半夜, …满本都写着‘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材料5:文学要“须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材料6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教案附页:
共 案
个 案
师生互动的基础上,总结出新文化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政策性银行信息科技风险原因分析与对策.doc
- 政策放松预期摇和中国水电吸金昨日令市场承压,前者对.doc
- 政策方向 中国妈为何热衷海购奶粉.ppt
- 政策面与基本面博弈玉米后市将回归平淡2.ppt
- 故乡的歌是1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想起故乡的面貌却是1种模....ppt
- 故事六则-经验和勇气.ppt
- 故事谁拿走了我奶酪.pptx
- 故城市人民检察院档案室5A升级建设项目.doc
- 故宫馆藏李葂《书诗》首次对外展出(图).doc
- 故都的秋蒋秋香兴职业教育中心校.ppt
-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标教案.docx
- 2026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考点培优检测试卷第八课中国人 中国梦.docx
- 2026年道德与法治中考总复习考点突破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pptx
- 2026年人教版中考英语总复习重难点题型训练题型六书面表达——话题二.pptx
- 2026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考点培优检测试卷第七课中华一家亲.docx
- 2026年人教版中考英语总复习考前单词过关训练八年级.docx
- 2026年人教版中考英语总复习教材基础过关第4讲七年级(下)Units 5~8.pptx
- 2026年人教版中考英语总复习考前单词过关训练九年级.docx
- 2026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模拟检测试卷及答案 (2).docx
- 2026年人教版中考英语总复习教材基础过关第14讲八年级(下)Units 7~8.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