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谈文化和科学精神.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文化和科学精神

浅谈文化和科学精神    2012年,“文化”一词再度出现在国人视野中。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现象:文化大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新的经济增長点。于是文化一词刚刚露头,便汇入经济大潮中。文化作为软实力的重要内涵,在热烈的宣传话语中,轻轻地被cancel。事实上,中国在开放改革的今天,相对滞后的恰恰是文化软实力,如果文化发展只是关注新的经济增長点,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软实力相对滞后的状况。这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一、软实力和文化软实力    1990年,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長,政治学教授约瑟夫#8226;奈出版了一部专著《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同年在《对外政策》杂志上发表的论文,题为《软实力》。于是,软实力这一个新概念出现在世界政要的视野中,并且很快成为他们的新宠。近20多年来,世界各国对实力(power,力量)的看法,基本上采纳了约瑟夫#8226;奈的划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由两部分组成: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Hard Power)包括一个国家经济力量、军事力量等,是一种支配力。软实力(Soft Power)包括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文化和价值观念等,是一种吸引力,通过吸引而非强迫的手段达到目的,它是power的第二张面孔。这张面孔显然是我们所说的上层建筑。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意识形态。一个国家的凝聚力、文化被认同感、参与国际机构的程度等,都可以展示出文化软实力的真实情状。这里所说的文化,不仅仅指艺术形式,更是指一个国家的历史、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至少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文化载体,一个是被承载的内容。文化载体指有形的文化形式,如平面媒体、影视传媒、动漫产业、娱乐形式、文化设施等等。被承载的内容主要指使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成为那个国家和那个民族的力量,即哲学上所说的“是其所是”的东西,我们日常所说的主流价值观,或者人文精神。    文化软实力的崛起,载体是必不可少的。载体的发展和丰富,相对来说比较容易,需要政策,也需要钱,中国不差钱。更何况文化的产业化,还能够开发新的内需,开拓新的经济增長点。但是,被承载的东西,与当今时代相适应的主流价值观的形成,不是钱可以做到的。它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完成。武昌起义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而真正走向共和,却是一个漫長的历史过程。    文化载体所承载的东西能否对世界有更大的影响力,没有载体固然是不行的,然而,强大的载体若没有承载能够吸引世界的文化理念或人文精神,我们的文化影响力同样会打折扣。毕竟软实力的运作力量在于吸引。因此,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在于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与时代相符合的人文精神。一个国家的人文精神既是国家凝聚力所在,亦是文化影响世界的力量所在。万万不可小觑!    二、我们的文化需要培育科学精神    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文化,由儒释道合力构成,领跑者无疑是儒家文化。因而我们的人文精神,便被打上了儒家道德文章的烙印。笃信“德成而上,艺成而下”。在国人眼中,科学乃器者、术者、艺者。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文化的中心要点就是一个‘道’字”。道的阐释者——中国士大夫阶层——的常态是坐而论道。道者,人道、天道也。前者人伦之道,后者自然之道。尤以人伦之道最为强势。“铁肩担道义”,所担者,人伦之道,而非真理。这种文化心态一直持续到20世纪。    我们的文化有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却罕有科学精神。怎么可能啊,不知道中国的四大发明吗?浑天仪、圆周率等,不都是中国发明的吗?这不是科学吗?这确实是事实。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都是科学发明,而科学发明不等于科学精神。巴什拉认为,科学的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其本质是理性关系的进步。科学的精神特质是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发展起来的。按照默顿的看法,科学在不同的社会结构中都会发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社会结构,都有可能为科学精神的充分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民主制度与科学精神有最高度的吻合,因而是科学精神的最佳拍档。制度保障是科学及其科学精神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    20世纪被称作科学世纪,“这不仅因为二十世纪有诸多伟大的科学发现和科学成就,而且因为科学通过技术手段,转化为前所未有的物质力量,给人类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科学渗入人类知识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成为‘真理’的代名词”。然而,科学权威的基础是什么,科学的本质是什么,科学精神是什么等问题,却是人们始终争论不休的问题。    默顿给出科学精神的四个特点:第一,科学精神具有universalism,被译作普遍主义,亦有人译作普世主义,普遍主义的直接表达方式是真理。也就是说,科学是真理。真理与种族、国籍、宗教、阶级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