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减低患大肠癌的风险以下要点可参考-PeacefulMind.PPT

想减低患大肠癌的风险以下要点可参考-PeacefulMind.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想减低患大肠癌的风险以下要点可参考-PeacefulMind

谭咏麟提醒大家年年照大肠,言犹在耳,商务及经济发展局长刘吴惠兰为治疗「结肠肿瘤」辞职,一下子「大肠癌」又成为城中焦点。大肠癌多由大肠瘜肉演变而成,过程长达十年。医学界建议 50 岁起接受大肠检查,及早切除大肠瘜肉,便可避免日后患上肠癌。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及直肠癌,据医院管理局香港癌症数据统计中心的最新统计,2008年逾4000人患上(2267男,1764女),死亡个案达1686宗(980男,706女),是第二大癌症杀手。更令人担心的是,10年间(1999至2008年)大肠癌的发病和死亡率似有稳步上扬之势,且男比女稍高而升幅明显,但女士也不可忽视此病。 香港防癌会癌症探测及预防委员会主席兼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应志浩指出,大肠癌似有年轻化趋势,年龄介乎 40 至 50 岁的新确诊患者,在过去 20 年增加了三倍。他表示,60% 的大肠癌发生在大肠最后两呎——即乙状结肠至直肠。事实上,大肠癌通常由肠瘜肉演变而成,预防大肠癌的关键在于能否及早发现和切除这些有机会演变成恶性肿瘤的大肠瘜肉。 人到五十定期检查 应志浩称,无论男女,宜在 50 岁开始定期接受检查。下列四个方案可择其一﹕ 方案 1 最基本的是每年接受大便隐血测试(Fecal occult blood test),即化验大便有没有肉眼看不见的血,此法费用相宜,约 100 至 200 元。若测试属阳性,则需进一步接受肠镜检查。 方案2 每隔五年接受乙状结肠内视镜检查(这种内镜长度较短,只达乙状结肠) 方案3 每年接受大便隐血测试及每隔五年接受乙状结肠内视镜检查(即上述方案一及二的结合) 方案4 每十年接受大肠镜检查(这种内镜可达整条大肠) 曾患肠瘜肉高危 若属于高风险族群,可以在年轻时便开始检查,次数亦应较为频密。一般而言,有大肠癌家族病史或曾患上肠瘜肉的人,均属高危族群。 接受大肠镜检查时若发现瘜肉,医生可实时切除它们。 吃红肉 增风险 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应志浩指出,目前明确知道的大肠癌成因之一是进食过多肉类,特别是红肉如牛肉及羊肉,还有摄取纤维量不足,使肠内的食物及蛋白质的逗留时间较长,变成致癌物质。 大肠癌风险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增,50 岁以上,或饮食习惯与生活模式长期不健康,也会增加患上大肠癌的风险。 想减低患大肠癌的风险,以下要点可参考﹕ ˊ 严格控制红肉分量,如牛肉、羊肉及肉类加工制品,每星期总进食量不应多于13両 ˊ 多进食含纤维素及丰富维他命的食物,如全谷类及新鲜蔬果等 ˊ 保持规律的生活,定时排便,保持大便通畅,多运动 如出现大便习惯改变,腹泻及便秘 交替出现,大便带血,大便形状变 扁变细等情况,应及早看医生。 多吃蔬果 戒烟酒 应志浩指出,大肠癌患者接受手术后,应改掉过去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减少进食红肉和加工肉类,多选择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果,戒烟酒,保持健康体重和定期运动,饮食适度,作息定时,建立规律的健康生活模式,才能有效减低复发机会。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