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视野下的元代戏曲-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编辑部.PDF

科举视野下的元代戏曲-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编辑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举视野下的元代戏曲-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编辑部

第 卷 第 期 年 月 科举视野下的元代戏曲 余来明 摘 要自王国维提出科举废而杂剧兴的看法学界对元代戏曲与科举制度间的关系 多作反向理解然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制度元代科举与戏曲间的关系也可做正面解 读元代以曲取士说可以从国家民间两个层面的文化活动加以理解国家科举选人虽 未将曲作为标准民间文学社团确曾以曲等第高下是元代前期科举废黜背景下的一 种另类科举对书会才人曲中状元等称号的历史文化内涵由此也能有更深刻的理解 梳理元代戏曲中有关科举的知识与理解可以发现元代的南戏比杂剧中有更多涉及的科 举内容这一情形与南北二地受科举影响的深浅有直接关系 关键词元代戏曲科举以曲取士书会 元代是中国古典戏曲发展的兴盛期元杂剧被认为是元代文学的代表成就这一在 元代开始勃兴并产生广泛影响的艺术形式与科举制度之间是否有某种关联 明代以降 不少文人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卢前八股文小史将八股文与戏曲的结构加以比 较钱钟书谈艺录也将二者相提并论 从代言的角度来看戏曲与科举经义均是代 他人说话 然而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界限科举作为一种国家选士制度其关注的是对 整个官僚体系的改造和补充戏曲作为民间通俗艺术其创作主体大多为失意文人元代 戏曲的兴盛虽非以曲取士的结果但科举制度潜在地影响着元代曲家的组织方式和生 活经验并被他们带入到了艺术活动和创作当中 一元代以曲取士辨 元代是否曾以曲取士明末以来屡有争论这一说法的提出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 以下逻辑之上唐代以诗取士而诗盛宋代以理学取士而理学盛若未曾以曲取士元代 戏曲如何能形成繁盛的局面 较早提出元代以曲取士之说的是万历时期的曲选家臧懋循臧懋循在元曲选 两篇序中都提到元代曾以曲取士元曲选序一云 或谓元取士有填词科若今括贴然取给风檐寸晷之下故一时名士虽马致 远乔梦符辈至第四折往往强弩之末矣或又谓主司所定题目之外只曲名及 韵耳其宾白则演剧时伶人自为之故多鄙俚蹈袭之语此皆予所不辩 从臧懋循的理解可以看出他对元代以曲取士的判断建立在以明代八股取士的逻辑去 参见卢前八股文小史商务印书馆 年第 页钱钟书谈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