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旅游项目生态现状评价和影响分析
生态旅游项目生态现状评价和影响分析
[摘 要] 以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建设项目为例,分析了保护区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在综合考虑土地类型、保护区区环境特点、周围环境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现状评价与影响分析。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现状评价 影响分析
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示范保护区,也是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北温带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丰林自然保护区1958年建立,是我国目前北方红松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国家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同时指出“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基于这种认识,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其试验区内构思了集生态、科普、宣教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总体规划,其目的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充分发挥生物圈保护区科研、宣教、培训功能,宣传“红松文化”底蕴,用寓教于乐的科普宣教方式,唤醒人们对自然的感知和热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充分发挥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作用。因此保护区生态现状的调查与影响分析在保护区生态环境治理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
一、保护区概况
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南坡北段,伊春市五营区境内,其地理坐标为:E128°58'~129°15',N48°02'~48°12',西北部与五营林业局永丰林场接壤,以永丰大岗为分界线,北以丰林河北侧为界与五营林业局平原林场相邻,东以汤旺河东岸,南以汤旺河南岸为界与五营林业局苗圃事业区隔河相望,西南以汤旺河南岸为界与上甘岭林业局永绪林场隔河相望,西部以卫国大岗为界,与上甘岭林业局卫国林场相连,总面积为18165.4hm2。
二、生态现状评价与影响分析
2.1生物群落与种群的现状与分析
因不同的光照、温湿和不同的立地环境因子,为各种不同的植物资源创造了多样的生态环境。使原生森林植物不仅保存着古老第三纪的孑遗种,又有喜暖的藤本植物混生期间,使原始阔叶红松林又具有明显南方亚热带植物群落景观。森林植物有113科、568种、32个变种、12个变型。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6种;本地区地带景观属温带针阔混交林带,动物区系表现出温带森林动物的特点,林栖兽类占优势。本区共有兽类6目16科58种:鸟类17目39科220种:两栖类2目5科9种:爬行类2目3科9种:鱼类4目8科22种;本区昆虫的物种具有多样性、丰富性,约有昆虫类动物6目55科448种;真菌有12目27科119种。
2.2土地利用现状及水土流失情况
1)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现状,和本项目的调查,区内有建设用地、水域湿地、林地和草地等4种主要类型土地。生态旅游度假区生态功能最为优良的林地和水域湿地占整个面积的99.7%以上,远远大于荒地、裸地等生态服务功能低下的面积与丧失生态服务功能的建设用地的面积。
2)水土流失状况
水土流失是指地表由于雨水不能完全就地消纳,造成冲刷土壤,使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有土地利用不当、土质松散、地表植被不良或裸露等。在各类用地中,荒地、裸地的面积虽只占较少部分,但因侵蚀模数较大,水土流失量占总流失量的较多。但总的看来,本区域水土流失现象较轻。
2.3生态质量现状评价结果与分析
按照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对评价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选取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和环境质量指数为评价指标。各指数的计算方法参照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评价结果显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是100,生态环境等级属于优,说明区内植被覆盖度高,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生态系统稳定,最适合人类生存。
2.4拟建项目区域生态影响分析
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人们旅游休闲健身的理想场所,这与其优良的生态质量密不可分。而生态系统具有动态性、脆弱性,一旦破坏,便很难恢复。此次生态旅游区的规划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1)土地利用变更与水土流失分析
生态旅游开发区建设前后各类土地的面积、百分比及各类土地面积的增减率变化均不大。项目建设后林地面积变化不大,草地面积得到增加;建设用地也明显增加,荒地裸露地则全部转化为生态用地。因此,土地的生态功能将没有破化,生态用地质量也得到保护。规划建设后,项目区内的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变化,在侵蚀模数不变的情况下,水土流失情况将得到很大改善。荒地和裸露地侵蚀模数远大于其他类型的土地,水土流失量的基数大。项目建设之后,这两类用地将消失,全部转化为生态用地。因此,这两大片区的水土流失量削减极为显著。
2)生物多样性变化分析
(1)区域植物物种变化分析
植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土方外运施工方案.docx VIP
- 基坑支护内支撑梁拆除施工方案.docx VIP
-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游戏》课件(整套)教学PPT(2024年秋-新教材).pptx VIP
-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游戏》教学课件(整套)PPT(2024秋-新教材).pptx VIP
- GBT6058-2005 纤维缠绕压力容器制备和内压试验方法.pdf
- GB╱T 23711.1-2009 氟塑料衬里压力容器电火花试验方法.pdf
- 7m焦炉推焦车的结构特征.pdf
- 研发领料单模板.docx VIP
- 辽宁省技工学校审批表.doc VIP
- GB 26501--2011 氟塑料衬里压力容器 通用技术条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