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实践和近现代实践方式比论.doc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实践和近现代实践方式比论

生态实践和近现代实践方式比论   [摘要]近现代实践方式是近代工业化以来人们过度张扬人的实践能力、忽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制约的实践方式。生态实践是以生态学原理为依据、以生态环境的整体性管理为内在制约、以人地协调发展为价值旨归和人的生态需要为根本动力的,推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物质性活动。   [关键词]近现代实践方式;生态实践;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B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08)04―0081―(06)      从实践论的立场来看,只有通过选择合理的实践方式才能解决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人与自然关系领域,生态环境问题对近现代实践方式的现实否定与正在涌现的新的生产生活实践形态,喻示了当代实践正在发生生态化转向。生态实践通过对近现代实践方式的根本转变可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一、近现代实践方式批判      人类的物质性实践活动改变了原初自然的存在状态,实现了自然的属人化,生成了人化自然。自然的人化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个体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在马克思看来,在人类社会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化自然才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是现实的自然,那种纯粹的、不在人的视野中的自然,是对自然的孤立的抽象,并在这种抽象的理解中“被固定为与人分离”。对世界的改变,是人的有目的的行为,但是,不合理的近现代实践方式带来了人为的生态破坏,这种生态破坏的直接结果就是造成了自然的反人化。自然的反人化是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人的破坏之后所形成的不适宜人的生存和居住的生态环境对人的负面影响过程。恩格斯曾经指出:“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反人化的自然是自然的人化对原生态自然造成的破坏性结果,从而影响到人的生存和发展。在这里,自然的反人化恰恰是由于人们的不合理的实践方式的反自然性所造成的。   人们的实践是“按照人的本性”、以人的方式对物质世界的改变,生态问题不在于人们的实践,而在于近现代实践方式的不合理。那么,什么是近现代实践方式?近现代实践方式是如何导致生态问题的呢?所谓近现代实践方式,是指近代工业化以来以过度张扬人的实践能力、忽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制约为主要特征的实践方式。实践方式包含了实践过程中的诸多要素,如人们的实践目标、实践工具、实践手段、实践操作方法等。我们所指的实践方式是以工业化发展来解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的社会发展方式,在其现实性上,近现代实践方式就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然而,近现代实践方式对生态系统的消极作用通常体现为人们在实践中为了自己的实际利益需要而否定自然的自在运行及其内在价值,其结果就是实践过程中的人的力量的放大和自然力量的萎缩。   近现代实践方式的认识论哲学前提是二元分立。这种认识论哲学上的人与自然的二元分立显著地通过表述上的主体与客体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人是主体,是最高的存在者,作为客体的自然只能为人提供满足人的需要的原料,是人的生产和生活的“水龙头”和“污水池”,自然的状况如何,在于人对自然的态度。客体是受动的,主体是能动的,人能够纵情地在自然的画卷上涂抹,客体却消极应答、毫无作为。这种二元分立的哲学在实践观上必然直接导致人为了自己的需要和欲望的满足肆意掠夺自然资源、排放废弃物、消解生物多样性、打破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而全然不顾自然界的“满目疮痍”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主动”威胁。   近现代实践方式遵循的是机械论规律。机械论规律是近代科学的成果,建立在牛顿力学的基础上。机械论规律观认为:宇宙中的一切现象都可以用力学原理来解释,只要给出初始条件,依据力学方程式就能够精确地、唯一地推论出事物的运动过程。机械论的规律观认为动力学规律是客观世界规律的基本的和唯一的形式,宇宙的任何事物的状态都是前一状态的结果,排斥偶然性,遵循单值对应的因果关系或线性因果关系。在机械论规律观的基础上,近现代实践方式以人的实践力量遮蔽了自然的存在价值,把人的实践能力作为支配、控制自然运行状况的指挥棒,却没有看到能动的实践与环境的系统性一致才能使实践具有科学性。   近现代实践方式是线性实践。线性的资源使用方式是资源一原料一产品一废弃物的实践过程,资源在人的实践过程中是单向流动的,这种资源使用方式必然会导致对资源的恣意开采、低效利用,以及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巴里?康芒纳批评道:“技术圈中的过程是线性过程”,随着生产的日趋社会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