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用本土文化补充育生命的元气.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本土文化补充育生命的元气

PAGE PAGE 7 用本土文化补充德育生命的元气 海宁市袁花镇中心小学 当今,如何提高德育成效一直成为学校教育倍感困惑的问题。如何让宽泛、抽象的德育教育具体化,让教育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唯有源头活水来”,挖掘、利用家乡的本土文化资源,如家乡的传说、民俗、历史、特产、人物……,通过“文化化人”的途径,从而开启以“家乡本土文化”的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为依托,实现袁花镇中心小学的特色德育教育之路,为学校德育工作开启了创新之门。 前言:走自己的路 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彰显学校特色,作为一所农村学校,把特色定位在哪里呢?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必须立足于学校自身的特点、条件及可利用的一切教育资源,以满足本校学生实际发展的需要,由学校自愿、自主、自发进行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一、立足——基于深厚的家乡文化,把握学校德育的主线 恩格斯说“只有热爱家乡,才能热爱祖国”。家乡是孩子贴近心灵的文化滋养,把家乡作为教育出发点具有真实性、可接受性。立足从孩子的生活环境——家乡,让孩子走进家乡的人物、家乡的历史、家乡的生活、家乡的大自然。成为我校德育教育的主线, 我们的家乡——袁花镇,又名“花溪”。它山清水秀,素有“花园之镇”的美名。文人笔下描绘为:“龙山苍穹蓝天白云飞鸟,龙溪纵横小桥流水人家”。这里谱写着古老而神奇的“龙”的传说;民间风俗“轧太平”的由来;日本侵略者“火烧袁花镇”的史实;翻开袁花镇中心小学百年校史的长卷,这里载入了灿烂的人文篇章——我国当代杰出的艺术教育家沙可夫;科普作家贾祖璋;著名诗人穆旦;香港著名实业家查济民;当代武侠小说大师查良镛等都曾就读于我校。放眼家乡,搜集名典,品味时代,袁花的传说、民俗、历史、特产、人物……这些都可以成为我校开展德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 生活在袁花的孩子,守着这笔巨大的精神矿藏。势必将学校德育活动引领到一个崭新的思想境界,这不仅打开了我校“情系花溪”的特色德育之路,也开启了 我校“花溪文化”的校本课程研发之路。 二、载体——基于红领巾社团的组建,构建学校德育的平台 社团型阵地,是学校教育进行实践体验的有效载体。我校以“小溪流”来命名的合唱队、书画社、文学社、记者团、广播台等红领巾社团组织构成了我校德育阵地的多元化。同时,我校有一个以研究本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红领巾社团——“花溪少儿研究学院”。学院下设五个研究社,分别是“花溪传说”、 “花溪民俗”、“花溪历史”、“花溪特产”、“花溪名人”等五个研究社。每个研究社下设5个小组,分别是资料查阅组、采访组、摄影组、创编组、小课题研究组。全校1345名队员都融入了“花溪文化”的研究之中,同学们迅速制定活动计划,由此,“花溪了不起,花溪人了不起,做了不起的花溪人”为主题的“知花溪、颂花溪、研花溪”实践教育活动拉开了序幕。 红领巾社团组织的建立,是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体现,也成了学校德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构建了学校德育的平台,不仅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还对促进德育活动,活泼校园文化生活产生着积极作用。 二、渐进——基于主题活动的开展,增强学校德育的活力 我们认为,做任何事都不是一簇而就的,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情系花溪》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呈现出渐进的特点,首先从主题活动的开展起步:04年,为了让学生在飘着乳香的本土文化里吸足养分,一系列“走进花溪”的主题实践体验活动在校园里开花结果,有“知花溪”的“寻花溪足迹”采风活动、“花溪知多少”知识抢答赛、“花溪名人”故事比赛、“花溪之行”摄影展等活动;也有“颂花溪”的“花溪之声”演唱会、“可爱的花溪”绘画比赛、“颂花溪”演讲比赛、“走进花溪”名片设计比赛、“美丽花溪”诗歌童谣创编比赛、“给你最崇敬的名人写一封信”征文比赛等活动;也有“研花溪”的“袁花查家如何之多?” 、“花溪的水还清吗?”、“寻觅花溪精神?”、“如何做花溪小传人?”等小课题研究、“做花溪传人、扬花溪精神”倡议活动等等。 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犹如一个大磁场,以巨大的磁力吸引着学生,它又像一个大情感场,产生一条条情感链,形成一股股强烈的情感流,流向学生的心田,驱使着学生自觉地接受、感受、熏陶和鞭策。 实践:踏踏实实地走 如果当初仅满足于特色活动的开展为目的,如今我校的目标是:建立适应学校特点、适合学生成长的德育课程。我校把“走进花溪”主题活动的实施走向校本化,开发出具有我校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情系花溪》。然而,面对实施过程中逐步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我们感到:我们必须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一、构建——建立《情系花溪》德育校本课程体系 2007年,我校依托嘉兴市立项课题《农村小学乡土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以“花溪本土文化”为主线,围绕“花溪的史地、民俗、名人、特产、发展”五大领域编写了《情系花

文档评论(0)

woai118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