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检验检疫局境食用水生动物风险分析指南.doc

福建检验检疫局境食用水生动物风险分析指南.doc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建检验检疫局境食用水生动物风险分析指南

2 - 7 - 福建检验检疫局出境食用水生动物风险分析指南 1出口基本情况 2000年以来,福建局辖区共检验检疫出口食用水生动物8114批、8.28万吨、3.14亿美元。主要品种有海水养殖鱼类(鲈鱼、黑鲷、美国红鱼、真鲷、金鲳鱼、黑包公鱼、石斑鱼、三线矶鲈、鰤鱼、红鳍东方豚等)、淡水养殖鱼类(鳗鱼、鳜鱼)和海水养殖贝类(鲍鱼、花蛤、沙白贝、巴菲蛤、杂色蛤、缢蛏),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有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等。 2用药调查情况 2.1常见病害调查 养殖水生动物的病害种类较多,主要有寄生虫、细菌、病毒、真菌,以及因营养失调和环境恶化等原因引起的疾病。常见的病害可分为五大类:一是寄生虫性疾病,主要包括本尼登虫病、瓣体虫病、派琴虫病(PKs)、淀粉卵涡鞭虫病、刺激隐核虫病(白点病);二是细菌性疾病,主要包括弧菌病(烂头、烂尾病)、烂鳃病、红头病、肠炎病、门多萨假单胞菌病等;三是病毒性疾病,主要包括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VHS)、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HN)、真鲷虹彩病毒病(RSIVD)、病毒性神经坏死病(VNN)、白斑综合症(WSS)等;四是真菌性疾病,主要包括水霉病、鳃霉病等;五是非病原性疾病(常见的是“浮头”和“泛池”现象)和不明病因疾病(主要包括开鳃病、白鳃病、肝胆综合症、卵巢过熟症)。 【根据辖区实际列出调查出的病害情况】  2.2渔用药物调查 经调查,辖区海水养殖食用水生动物在育苗、养殖、运输过程涉及的渔用药物达92种(详见附表1),按照药物功效分类,包括抗病毒类9种、抗菌类46种、驱杀寄生虫类13种、营养剂类14种、激素与麻醉剂类3种、营养盐类7种。活鳗鱼养殖过程中使用农业化学品有60多种,按照用途可分以下七大类:环境改良与消毒药、抗微生物药、杀虫驱虫药、防霉剂、调节水生动物代谢与生长的药物、中草药、微生态制剂(详见附表2)。 3技术法规与标准要求(重点描述前五大出口国) 3.1主要出口国家或地区技术法规与标准要求 (1)输韩水生动物检验检疫项目和适用标准(详见附表3); (2)日本肯定列表关于鳗鱼的最大残留限量(数据更新至日本厚生劳动省2011年8月31日发布的食安发0831第2号通知)(详见附表4); (3)日本肯定列表关于有壳软体贝类的最大残留限量(数据更新至日本厚生劳动省2011年8月31日发布的食安发0831第2号通知)(详见附表5); (4)中国台湾对输入水生动物要求(详见附表6)。 3.2我国技术法规标准要求 (1)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农业部193号公告)(详见附表7); (2)我国《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与水生动物相关疫病一览表(详见附表8)。 4 疫病监测、安全风险监控和国外通报不合格情况(描述近3年基本情况) 4.1本辖区近三年疫病监测情况(福建局数据) 2010年,福建局共对鲈鱼、真鲷、美国红鱼、黑鲷、包公鱼、鰤鱼、三线肌鲈、鲍鱼、缢蛏、杂色蛤、花蛤、沙白贝等12种出口食用水生动物实施疫病监测,监测项目包括病毒性出血败血症病毒(VHSV)、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真鲷虹彩病毒(RSIV)、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VNNV)、对虾白斑病毒(WSSV)、派琴虫病(PKs)等6项,共采集74份样品(其中海水鱼类46份、贝类28份――其中鲍鱼7份,花蛤11份,杂色蛤6份、沙白贝2份、缢蛏2份)进行监测,从7份花蛤、3份杂色蛤中检出派琴虫病阳性,其余均为阴性。 2011年,福建局共对鲈鱼、美国红鱼、真鲷、黑鲷、黑包公鱼、鰤鱼、鲍鱼、花蛤、沙白贝等9种出境食用水生动物实施疫病监测,监测项目包括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HSV)、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真鲷虹彩病毒(RSIV)、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VNNV)、对虾白斑病毒(WSSV)、派琴虫病(PKs)等6项,共采集42份样品(鱼类26份,贝类16份--其中鲍鱼2份,花蛤12份,沙白贝2份)进行监测,26份鱼类监测结果均为阴性,从6份花蛤、2份沙白贝中检出派琴虫病(PKs)阳性,其余均为阴性。 4.2本辖区近三年安全风险监控情况(福建局数据) 2010年,出境食用水生动物安全风险监控抽样185个,检测项目数为2726项次,包括15个品种,分别为鳗鱼、包公鱼、鲈鱼、真鲷鱼、黑鲷鱼、美国红鱼、石斑鱼、金鲳鱼、鰤鱼、黄条鰤鱼、缢蛏、条石鲷、花蛤、黑包公鱼、三线肌鲈。共检出3份样品、3个项目不合格,包括1个三线肌鲈样品,检出隐性孔雀石绿不合格(1.0μg/kg);2个缢蛏样品,均为铅超标(分别为0.28mg/kg、0.30mg/kg)。 2011年,出境食用水生动物安全风险监控抽样85个,检测项目数为2250项次,包括12个品种,分别为鳗鱼、包公鱼、鲈鱼、真鲷鱼、黑鲷鱼、美国红鱼、石斑鱼、鰤鱼、三线肌鲈、花蛤、巴菲蛤、沙白贝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