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丘高速铁路隧道洞口边仰坡防护施工应用和探讨
重丘高速铁路隧道洞口边仰坡防护施工应用和探讨
摘 要:该文以重丘高速铁路隧道为例,简要阐述了隧道洞口边仰坡防护施工方面的应用。针对铁路隧道洞口边仰坡防护形式多样,根据不同地质条件、环境等因素,因地制宜,选择在山岭重丘高速铁路隧道洞口边仰坡采取柔性防护措施。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措施及相关参数的合理,保证了隧道洞口边仰坡防护经济、合理、安全、环保。
关键词:隧道 洞口边仰坡防护 施工应用与探讨
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4(b)-0027-03
新建西安至成都铁路线路长509.312 km,为西南(川渝)地区北通路的快速客运通道,是我国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西安至江油段(陕西境内)站前工程XCZQ-2标线路全长34.301 km,起讫里程桩号DgK56+156~DgK90+457,该工程桥隧相连,有隧道5.5座共33.755 5 km、桥梁5座0.665 48 km,隧线比98.4%。路线起于秦岭北麓低中山区,地形总体趋势北陡南缓,隧道洞口地形地貌复杂,施工条件差,受线位限制,洞口基本位于陡坡或山崖,山坡岩石裸露,覆盖层薄,主要为花岗岩、闪长岩,山坡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强-弱风化,硬质岩且整体稳定,坡面岩石松动,有滚石和剥落碎石。为了隧道贯彻“早进晚出”的原则,确保施工安全和隧道结构稳定,建设绿色环保工程,必须对洞口边仰坡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1 铁路隧道洞口边仰坡防护及适用条件分析
1.1 传统防护形式
铁路隧道边仰坡防护措施一般有:骨架护坡、喷锚网、喷混植生、框架锚杆、框架锚索、桩板墙、柔性防护等。
骨架护坡防护:边仰坡圬工骨架内种植草皮。主要适用于稳定边仰坡(坡率为1∶1.25,1∶1.5,1∶1.75),且地质为土质地段,永久边仰坡高度小于6 m。
喷混植生防护主要适用于岩质边仰坡(W1、W2)地段,植被无法生长,边仰坡为永久边仰坡,坡率为1∶0.75~1∶1。将种植土、有机质复合肥、接合剂、保水剂等与植物种子形成混合植生基材,喷射于坡面上,靠自然降水能正常生长发育,以达到石质路堑边仰坡绿化的目的。
喷锚网防护主要适用于岩性较差、强度较低、易于风化的岩石路堑边仰坡;虽为坚硬岩层,但风化严重、节理发育、易受自然应力影响、导致大面积碎落以及局部小型崩塌、落石的岩质边仰坡;隧道洞口W3、W4地层临时边仰坡地段(明洞回填线以下)。锚杆、钢筋网和喷射混凝共同作用增强边仰坡的整体稳定性。
框架锚杆防护主要适用于土质路堑边仰坡和岩体破碎、风化严重、结构面发育的岩质路堑高边仰坡的坡面防护工程。由框架梁和锚杆组成,框架内一般采用基材客土植生绿色防护。边仰坡岩石破碎、节理、裂隙发育时钻孔卡钻、塌孔现象频繁,钻进难度大。
框架锚索主要适用于构造发育的岩质路堑高边仰坡、顺层及滑坡地段、软硬质岩层路堑高边仰坡地段等边仰坡加固工程。由预应力锚索、框架梁共同作用来进行边仰坡加固。如遇地质围岩破碎或节理、裂隙发育易坍孔或卡钻如清凉山隧道出洞口边仰坡锚索+十字板加固。
抗滑桩主要适用于开挖边仰坡较高,且地层为土质、软岩或存在顺层的浅层和中厚层滑坡,有时与框架锚索配合使用,是穿过滑坡体深入于滑床的桩柱,用以支挡滑体的滑动力,起稳定边仰坡的作用。为控制边仰坡高度,保证施工安全设置。
防护措施的不同应与地质条件相适应。以上防护不同程度存在洞口刷坡,刷方量大,对洞口边仰坡体扰动和破坏洞口绿色环境。且有些洞口较陡边仰坡不宜刷坡,悬崖、陡坡施工难度也较大,往往在施工中需搭设脚手架、滑道等辅助施工措施进行施工,同时需要较长施工时间,投入较大,进展慢,安全风险相对高。
1.2 柔性防护形式
柔性防护系统是瑞士布鲁克集团1956年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1995年该技术引入中国,已成功地应用于国内多座铁路、公路、水电站、矿山和市政工程边仰坡,解决了传统防治措施难以解决的难题。能满足边仰坡防治新技术的基本要求,同时将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点,适用于复杂的地形地貌。
柔性防护网按其结构形式、防护功能和作用方式的不同分为主动防护和被动防护两类,根据不同的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及岩土工程特征、周围环境、支护结构安全等选用。其使用寿命前者一般可达30~50年,后者可达上百年,因超载而发生破坏时,一般仅需要更换或修复少量部件即可。
被动防护网是以钢丝绳网为主的栅栏式柔性拦石网设置于斜坡上相应位置,用于拦截斜坡面岩面崩塌、滚落、爆破飞石等危害,以避免其破坏保护的对象,因此,有时也称为拦石网。适用于建筑设施旁有缓冲地带高山峻岭的大块落石安全防护。由钢丝绳网或环形网(需拦截小块落石时附加1 层铁丝格栅)、固定系统(锚杆、拉锚绳、基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