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俯卧位通气临床观察和护理特点
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俯卧位通气临床观察和护理特点
[摘要] 目的:观察俯卧位通气治疗重症甲型H1N1流感伴有肺部并发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监测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9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伴有肺部并发症患者采用俯卧位通气治疗的效果和护理要点。结果:俯卧位通气治疗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SpO2、 PaO2 、pH等参数与初始仰卧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治疗重症甲型H1N1流感伴有肺部并发症是一种简易有效的方法,治疗中加强监测与护理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俯卧位;监测;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11.7[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7562(2010)04-0440-03?
doi:10.3969/j.issn.1671-7562(2010)04.043??
俯卧位通气是指在施行机械通气时,把病人置于俯卧位体位[1],可使下垂不张区域肺扩张,改善通气/灌注比例。我院于2009年06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208例甲型H1N1流感病人,其中有9例重症病人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对其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了俯卧位通气,临床应用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4例,女5例,年龄4~52岁,均为重症甲型H1N1流感伴有肺部并发症患者。肺部感染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5例;呼吸衰竭4例,其中合并气胸2例。?
1.2 实施方法?
在患者生命体征相对平稳的情况下,遵医嘱适当镇静后彻底吸除呼吸道、口腔、鼻腔内的分泌物,呼吸机管道接专用延长管, 关闭各引流管并牢固固定,由5名医护人员组成1个小组,床头站立1位组员,床两侧分别站2个组员,床头的医务人员负责指挥和发号令,并负责观察患者的情况,保证患者头部和颈部的固定,防止气管插管脱落,在同一时间,全体组员把患者转至俯卧位,在转体位过程中,要防止患者受伤及患者身体上的管道脱管。患者面部垫专用的俯卧位头垫, 双肩部、髂部、腿部放置软枕或软垫。俯卧位通气持续时间取决于患者的耐受程度、生命体征变化及氧合指标,最短2 h,最长6 h,平均4 h,1次?d-1;通气时机选择在患者鼻饲前或鼻饲1 h后进行。?
1.3 监测?
本组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血压(BP)、心率(HR)、心电图(ECG)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机作容量控制(VC)方式通气,病人在充分镇静和肌肉松弛后行容量控制型通气,可有吸气压轻度增高,但每分通气量不受体位影响,PaCO2无明显变化[2-3]。参数设置为潮气量(Vt)8~10 ml?kg-1,频率(f)12~16次?min-1,吸入氧浓度25%~100%,呼气末正压(PEEP)10~24 cmH2O(1 cmH2O=0.098 kPa)。分别记录初始仰卧位及俯卧位2 h的上述指标及血气分析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x±s表示, 应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t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病人体位变动对各项监测指标的影响?
病人在仰卧位转为俯卧位2 h后,SpO2 、PaO2 、Vt明显升高,HR明显降低,与初始仰卧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本组无一例病人发生脱管事件,有1例病人在施行俯卧位通气6 h后出现面部、胸部皮肤受压变红,在解除压力后逐渐恢复正常,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3 护 理?
3.1 保证患者安全?
在转换体位前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在生命体征相对稳定、没有躁动的情况下翻转患者的体位,可以适当给予镇静药物,防止患者在转换体位时受伤和管道脱落。在转换体位时要有足够的人手,防止患者扭伤,特别是颈部和腰部。在转换体位后,要立即检查各管道是否在位,有无扭曲、受压和折叠,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2 气管导管位置固定?
由于采取了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方法,从仰卧位更换为俯卧位的过程中,病人翻动幅度较大,气管导管位置固定困难,因此,应每班测量气管导管距门齿的距离,在翻身前,注意气管导管位置的固定,防止扭曲、脱出、过度牵拉。如有松动,应及时固定,并保持气囊充气。?
3.3 加强气道的护理?
加强气道湿化,并保持气道通畅。俯卧位促进了肺部分泌物的引流及排出。因此要加强呼吸道的护理,增加吸痰的次数,吸痰时一般有两名护士配合完成,一人负责倾斜病人的头部及颈部,以暴露气管切开导管口,然后分离呼吸机管路,另一人负责吸痰,吸痰时由深向外扭转提出,动作轻柔,吸痰时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咽喉用药市场白皮书.pdf VIP
- 临时用电施工方案.doc VIP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秀教学课件.pptx VIP
- 人民大2024《人工智能与Python程序设计》课件(教材配套版)第10章-使用 Python 语言实现机器学习模型-回归分析.pdf VIP
- Lesson 3 at the seaside(课件)典范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人民大2024《人工智能与Python程序设计》课件(教材配套版)第9章-机器学习概述.pdf VIP
- 主体性概念的历史演变与理论探讨.docx VIP
- 普外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docx VIP
- 医院急性创伤患者救治流程.pdf VIP
- 讲义 16 分式讲 16 分式.doc VIP
文档评论(0)